醫療常識★病毒另類受害者?臂膀電擊痛 低頭族躲在家滑出椎間盤突出壓神經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躲疫情不敢出門,也別一直「低頭」!一名44歲男性上班族,工作本來就需要長期坐在電腦桌前,下班後的消遣也愛用手機上網,屬於標準的低頭族,最近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更少外出了,低頭滑手機時間倍增,2周前開始隱約感覺上背發痛,隨後連手臂、手指都疼痛發麻,就醫已經有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男子出現症狀時,只要頭一往後仰,就好像有一股電流從手臂竄下,甚至覺得手臂越來越無力,嚐試服用止痛藥但效果有限,這才前往復健科門診,沒想到問題大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厲家珍表示,經過問診及身體、頸椎X光檢查,一開始就懷疑是頸椎神經根壓迫在作怪,進一步安排核磁共振檢查,證實為第4到5、第5到6、第6到7節頸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在台灣,頸椎間盤突出通常發生在30至50多歲的成年人身上,原因通常是不正確的姿勢導致頸部椎間盤持續受到壓力,另外,外傷也會造成外傷性椎間盤突出。

厲家珍說,一般而言,病人通常會抱怨頸部疼痛,當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神經根後,就會引起上肢的神經學症狀,出現酸、麻、痛,以及有時會有電擊一般的疼痛感;如果壓迫影響到運動神經根,還會出現上肢無力症狀。

厲家珍指出,主要診斷得依靠核磁共振掃描,才能看到神經受到壓迫的情形。若是椎間盤輕微突出且神經學症狀較不嚴重時,可以考慮先採取保守治療,包括休息、口服藥物、熱敷、電療、頸部牽引、頸部肌肉運動訓練、改變姿勢習慣及脊椎藥物注射等方式,大部分病人的症狀能在6周內逐漸獲得改善回到正常的活動。

不過,如果是椎間盤有破裂、保守治療無效等情形出現時,醫師強調,必須考慮手術將椎間盤移除,達到神經減壓的效果。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男腰酸背痛一個月「一發作坐立難安」 就醫驚見攝護腺癌細胞竄骨

口罩網購「搶頭香」手機瞬湧37萬人次當機閃退! 網路版則1分鐘搞定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想懷孕,卻遲遲沒有好消息?明明沒病沒痛,好孕卻一直不來?「不孕」是許多人心中的痛,除了疾病阻孕外,更有一群人找不到明確的不孕原因!資深營養師袁毓瑩表示,不明原因的不孕,可能是身體默默在抗議!先撇開疾病所導致的不孕問題,建議求孕者可嘗試從飲食、營養、運動、情緒等多面向來調理身體機能,把健康顧好了,好孕...

閱讀詳情 »

隨著3C日益普及,人手一機的情況下,大家盯著3C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你知道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玩平板、用電腦,會對眼睛造成什麼樣的傷害嗎?忠孝大學眼科主任葉威毅醫師表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再加上3C的藍光刺激,對眼睛可能會造成重重傷害,也可能會讓眼睛提早出現老花的症狀喔!  現代人的生活普遍離不開3C...

閱讀詳情 »

台灣校園午餐的聲量每逢選舉就成為一大燃點,這火燒的很旺。《食力》推出最新季刊立即針對敏感話題「營養午餐」做專題報導,提出造成目前午餐亂象的「食材、基改、成本、安全、美味」5大爭議,全盤性體檢台灣校園午餐政策,並援引日本和芬蘭等案例,讓你思考孩子要吃得美味營養安全,該怎麼做? 餐費=品質=美味?校園午...

閱讀詳情 »

(圖片轉載自每日健康) 每日健康/名醫大聲公 採訪報導 常聽說女生有兩個胃,一個裝正餐,一個裝甜食。雖然嗜甜是女生的天性,但小心吃出私密處感染、發炎! 彭燕婷中醫師接受《每日健康》採訪表示,甜食屬於精緻醣類,以中醫觀點來看,其實會影響腸胃功能,造成脾胃失調,而脾胃負責調節內分泌,所以如果常吃甜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