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病毒覆蓋率僅兩成 這些國家成新冠病毒「變種工廠」

病毒覆蓋率僅兩成 這些國家成新冠病毒「變種工廠」

【健康醫療網/記者楊艾庭外電報導】Omicron將是疫情的最終章嗎?根據美聯社(AP)報導,科學家警告,Omicron疫情有如旋風式的發展,而「每次感染都為病毒提供了變異的機會」,Omicron比起其他變異株更俱優勢,就在全世界的疫苗覆蓋率越來越高時,Omicron仍締造了更強大的傳播力,這代表著病毒可在更多人身上發生更進 一步的突變。

全球疫情暴增 免疫低下者恐成病毒再變種的溫床

波士頓大學傳染病流行病學家萊昂納多·馬丁內斯(Leonardo Martinez)表示:「Omicron傳播速度越快,突變的機會就越大,可能導致更多的變異。」自11月中旬問世以來,Omicron已經像火快速延燒全球。研究表明,傳染性至少是Delta的兩倍,且是原始病毒株的4倍。Omicron比Delta更有可能再重新感染以前感染過COVID-19的人,或是在已接種疫苗的人中,造成「突破性感染」,同時攻擊未接種疫苗的人。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了1月3日至9日這一周,全球累計1500萬病例,比前一周增加了55%,創下紀錄。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傳染病專家Stuart Campbell Ray博士表示,「更長時間、持續的感染是新變種病毒滋生的溫床。」因為Omicron傳播力強,也增加了病毒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體內「滯留」的可能性,使其有更多時間發展出「突變」。

病毒恐變得更致命 專家點出關鍵

由於Omicron引起的疾病大多為輕症,也代表可能成為最終使病毒像普通感冒一樣,因為病毒如果很快殺死宿主就不好進行傳播。但是,Stuart Campbell Ray博士強調,「我認為不能斷定,只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病毒的致命性就一定會降低,沒有特別的理由,病毒應該就要照著我們的經驗走。」

Stuart Campbell Ray博士舉例,像是寵物狗和貓、鹿,各種動物,也會感染病毒,在這些動物體內,病毒可能發生變異並跳回人類身上;還有另一種可能的途徑,隨著Omicron和Delta的循環,人們可能會受到雙重感染,具有這兩種類型病毒特徵的混合變體。

數十個國家疫苗覆蓋率不到25% 儼然成為病毒的變種工廠

科學研究也發現,目前很難從病毒的遺傳特徵中,知道哪些變種會引發大流行。例如,Omicron的棘蛋白上約有30個突變,可附著在人體細胞上。但有一種在法國發現、並受世界衛生組織(WHO)監測的IHU病毒變異株有46個突變,卻沒有大量傳播。而為了遏制變異株的出現,各國採取公共衛生措施,例如戴口罩和接種疫苗,雖然Omicron比Delta更能巧妙地躲開體內的免疫力,造成傳染,但現今的疫苗仍提供一定的保護力,大大減少重症、住院和死亡率。

Stuart Campbell Ray博士指出,當已經接種疫苗的人染疫時,症狀通常較輕且恢復快,因此產生危險變種的時間更少。然而當全球疫苗接種率過低,新冠病毒就不會有流感化,甚至是感冒化的一天。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賽表示,為了保護人們,未來避免受到病毒變種的侵害,避免疫苗對病毒完全失效,取決於「結束全球疫苗的不平等。

譚德塞表示,希望看到每個國家70%的人,在(2022)年中之前接種疫苗。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目前有幾十個國家,仍不到4分之一的人口接種疫苗。聖邁克爾醫院全球健康研究中心Prabhat Jha博士坦言,「未接種疫苗的國家、地區基本上都是病毒的變『變種工廠』」,因此,趕緊接種疫苗,病毒才有機會走向真正的感冒化。

資料來源:美聯社(AP)Expect more worrisome variants after omicron, scientists say

【延伸閱讀】

Omicron多輕症,打疫苗不如直接染疫? 醫:嚴重公衛衝擊

全台每日須打20萬劑疫苗 醫:否則2月爆發社區大流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5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春節假期進入尾聲,不過,本土疫情延燒,令人擔憂,今(5)日增40例本土確診個案,桃園就占了30例。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除了桃園日翊物流群聚事件,高雄防疫旅館群聚案也值得注意,目前高雄3家旅館正在疫調中,「看來這兩案件是目前需要注意的。」 ▲桃園新增的30例個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家對於肉毒桿菌素都不陌生,打一針就能除皺變美,保持年輕的狀態。但關於肉毒桿菌素,大家對他的認識究竟有多少呢?本篇《醫美時尚》邀請資深整形外科與皮膚科醫師,為大家揭開肉毒不為人知的秘密!你知道嗎?其實肉毒桿菌素是一種毒素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菌,容易在壞掉、腐敗且厭氧的環境中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自嬰幼兒滿四個月大,家長可以開始給予副食品,最慢六個月也要開始。事實上,除了營養需求之外,大部分的嬰幼兒在四個月大時,神經發展也準備好進食固體食物,此時頭頸部肌肉已經發育成熟,在協助下可以坐起,這個階段可以餵食泥狀食物,尤其是全母乳哺餵者,副食品可以提供額外的鐵質來源,並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放不下過去、心想著未來,卻錯過了當下的自己。」在這個海量且快速的資訊世界,每天接受訊息占了生活一半以上的時間,在工作上須應付突發事件,上班總是繃緊著神經,下班會想著上班所做的事,內心放鬆的空間,離我們漸行漸遠,睡眠也是眾人所面臨的問題,難入眠、多夢、睡眠時間不足等,多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