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季溫差大易引發心危機 8大風險測「糖心蛋」指數

冬季溫差大易引發心危機 8大風險測「糖心蛋」指數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小心「冷死人」!而季節變化不僅經常影響血糖波動,連日低溫與高低溫差更容易使血管收縮、引發心血管疾病,數據顯示最冷月份中,心血管、腦中風急診通報量至少增加 11%,而及早預防則可以有效降低其發生率。為呼籲國人重視心血管共病風險,今年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與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聯手推出「揪出糖心蛋惡魔」網站,提供民眾線上自我檢測,希望廣泛提高大眾對於兼顧穩糖、護心、顧體重的健康意識,更是希望能提醒民眾年節期間要多注意飲食運動與控制血糖。

氣溫驟降引發共病危機! 中風、心肌梗塞悄上門

近期氣溫驟降,對血管彈性疲乏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容易發生血壓升高、血管堵塞或破裂情形,英國研究指出,氣溫平均每降低攝氏1度,未來28天內心肌梗塞機率增加2%,在台灣氣溫動輒瞬間驟降十度的狀況下,民眾更要注意心肌梗塞上門風險。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表示,有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的慢性病患者冬季更要注意保暖,養成共病共管的習慣與觀念,從日常飲食與運動習慣下手,加上合適的藥物治療,可避免動脈粥狀硬化、及其演變為中風或心肌梗塞危機。


冬季溫差大易引發心危機 8大風險測「糖心蛋」指數

8大風險別輕忽! 「揪出糖心蛋惡魔」網站上線

為了提高民眾對心血管疾病風險警覺,今年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攜手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共同推出「揪出糖心蛋惡魔」網站,提供8大風險因子提供民眾檢測自身健康。「糖心蛋惡魔」以諧音方式象徵集結血糖不穩、心血管風險、蛋型肥胖身材三大問題,蔡世澤醫師說明,民眾可透過網站中性別與年紀、腰圍(中廣身材)、家族病史、運動不足、吸菸、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史8項風險因子,自我評估是否符合心血管疾病風險,若有多項,建議民眾及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建議、及早治療控制共病。

籲民眾定期自我檢測 遠離糖心蛋兼顧共病共管

根據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一項針對全球186個國家的慢性病死亡率調查中,台灣的慢性病死亡率名列23,可見提升國人對慢性病警覺的重要性。本次糖尿病關懷基金會攜手多位醫師,共同於Facebook與Instagram等社群上傳散「揪出糖心蛋」圖卡,以簡易圖文說明,藉此呼籲民眾應定期上網檢測,評估自身是否已有「糖心蛋」風險,若已有符合風險或相關疑慮,也能有所警覺、及早就醫。蔡世澤醫師也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在冬天有血糖約略升高的跡象,並不需要太過焦慮,只要持續配合醫師處方穩定控糖即可;但若是有觀察到血糖波動過大的情形,則務必要跟醫護團隊討論如何改善。」,透過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選擇,兼顧飲食、運動多管齊下,可幫助控管共病,有效降低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風險。

【延伸閱讀】

落實源頭管理 腸泌素助糖友擺脫「糖心蛋」

糖尿病邁入洗腎「關鍵原因」曝光 醫籲:生活態度很重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6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失智症長者及其照顧者規劃一系列課程,委託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失智症居家照顧講座,自107年6月起陸續於南港區、大安區、內湖區、文山區、中山區與北投區辦理;還有失智長者樂齡課程即將於臺北市十二區起跑,皆免費報名參加。此外,面對長期照顧長者、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癌症患者在進行化學治療期間,常因治療副作用讓食慾變差,導致免疫力降低,造成治療中斷或是無法治療,究竟該怎麼吃才能補足應有的營養,讓治療順利完成?癌友白血球數量低於3000 恐使化療中斷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指出,人體中每立方公釐的血液大約有3400-10000...

閱讀詳情 »

每日健康/採訪報導 林暐鈞 出社會後,幾乎很少運動,長期坐著更是家常便飯,長久下來,有些人身體開始出問題,原本健壯的膝蓋,開始走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深怕持續下去連正常『走路』都是渴求。對此,曾任國家隊隊醫力康復健科診所凃俐雯醫師說,想改善膝蓋無力,必須強健周邊肌肉,做『抬膝』加『勾腳』的動作,是時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花蓮慈濟醫院婦女健康中心在引進達文西機器手臂、單孔腹腔鏡手術、子宮腔鏡門診與新住民門診等設備及服務後,2018年整合西醫與中醫的專長,設立中西醫婦女整合門診服務,每周開設兩次整合門診,用跨領域的方式,守護婦女的健康。中西醫結合是心理與體質的完整治療花蓮慈院婦產部主任朱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