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揪出隱形殺手 心肌梗塞關鍵三招防護

冬季氣候變化大,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尤其在早晨起床之時,若沒有做好保暖防護,在快速的溫差下最容易增加心肌梗塞風險。衛福部公布十大死因顯示,國內心臟疾病僅次於癌症,另外有研究發現,在攝氏24度基準下,氣溫每降1度, 北部民眾的心肌梗塞住院率會上升2.6%,南部則提升4%,其嚴重程度不容忽視。台灣將每年1月19日訂為「心肌梗塞日」,越L’excellence功能醫學營養師劉馥萱表示,預防心血管疾病除了留意溫差變化外,也能透過關鍵食物提升保護力:

  1. 無調味綜合堅果

研究顯示,補充堅果種子能改善心血管健康,其富含較高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植物固醇、蛋白質、酚類化合物,幫助體內抗發炎,降低體內血脂肪,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維持心血管健康。未經加工或帶皮的堅果含有較高的抗氧化劑,烘烤堅果保留的抗氧化維生素多於燙熟的,避免漂白堅果。

  1. 大蒜、洋蔥

大蒜中的蒜素、大蒜烯能抑制血小板凝集,也能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預防氧化的膽固醇卡在血管內皮,影響血管通透性,而楊梅素也能幫助控制血糖,減少體內發炎反應。至於洋蔥中的榭皮素、山奈酚是很好的抗氧化劑,能清除血管自由基,保持血管彈性,辛香料裏頭有豐富的植化素、抗氧化劑,除了保護心血管,更能幫助提高免疫力。

  1. 蔬果中膳食纖維

多種顏色的蔬果,提供大量的膳食纖維、益生質能提供腸道好菌生長,進而提高免疫力,也有大量的植化素,能有效清除血管中自由基,保護血管的暢通和彈性,如空心菜的類黃酮素、榭皮素,芹菜的芹菜素、香豆素能抑制血小板凝集和阻止血栓發生,菠菜富含多種抗氧化劑,裡頭的葉酸能降低血液中同半胱胺酸的濃度,降低血管的氧化傷害,保護心血管。

 

除此之外,劉馥萱特別提醒,精緻糖 (蔗糖、果糖)會影響體內血糖起伏,不利於維持體態外,肥胖又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讓身體持續慢性發炎,造成細胞損傷,建議以新鮮檸檬片泡水、無糖花草茶或康普茶取代;而洋甘菊茶、玫瑰花茶能幫助凝神放鬆。

 

另外,過度烹調食物也會影響食物本身的營養素,長期高油高鹽高糖的飲食模式,容易增加熱量,讓身體傾向發炎,增加體內自由基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同時影響肝臟代謝,無法有效排除身體毒素,若沒有吃足蔬果,缺乏足量的膳食纖維及水份,容易造成腸胃道不適、腸道菌叢失衡,後續會引響睡眠、情緒、焦慮、肥胖等各種健康問題,需特別留意。

揪出隱形殺手 心肌梗塞關鍵三招防護

●心臟疾病在國內十大死因排行榜上有名,營養師提供三招提升保護力。

(圖片來源:Pexels圖庫)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入秋後是適合大啖螃蟹的季節,此時秋蟹肉肥味鮮,許多餐廳都推出螃蟹料理。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吃螃蟹,台南市立醫院中醫師吳宜蓁提醒,螃蟹的性味鹹寒,為寒性食物,體質虛寒者、過敏體質者、感冒、心血管疾病者、痛風者都不宜過度食用,才不會大啖美食卻失了健康。螃蟹味鹹性寒 非人人適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1項初步的研究指出,出現記憶障礙的老年人,如果合併有焦慮症的話,可能會加速疾病的進展,比起沒有焦慮症的人,更快發展成阿茲海默症。相反的,罹患阿茲海默症的人,通常會伴隨一些情緒症狀,像是焦慮和憂鬱,甚至有某些研究表示,這些症狀可以視為老年人發展成阿茲海默症的前期徵...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今天早上我的背又痛到不行!」小陳發出簡訊:「可能要請假……」 「你年紀輕輕,怎麼這麼容易腰痠背痛?」友人迅速回覆。 「可能是之前車禍傷到吧。」小陳寫著:「我本來也以為多休息就會好,偏偏每次都是起床的時候最痛。」 「聽起來怪怪的&helli...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境外移入個案,今(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3例(第692例至694例),分別由愛爾蘭、德國、印尼入境,當中有2人隔離檢疫期滿後,才發現病毒陽性,匡列接觸者16人,當中4人列居家隔離。 30多歲本國籍女性 愛爾蘭唸書回台確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