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憂打疫苗影響病情? 研究:副作用不因罹癌增加

癌友憂打疫苗影響病情? 研究:副作用不因罹癌增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讓許多人不敢出入醫療院所,其中部分癌症患者甚至因害怕拒絕就醫,但癌症病患感染風險比一般人高,不僅治療不可延誤,若不慎染疫演變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更高。臺中榮民總醫院癌症防治中心李旭東主任指出,根據系統性回顧研究,癌症治療每延遲4週,無論是手術、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死亡率都可能增加6%至8%,也因此即使疫情期間仍得安全且按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癌友及照顧者均接種疫苗 做足完善防護

不過癌症病人不能避免減少出入醫療院所,但究竟能不能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以降低染疫風險呢?根據目前醫學證據指出,疫苗副作用發生機率並不會因罹患癌症而增加,且疫苗對於Alpha、Delta變異株也具有一定保護力。李旭東主任表示,身為COVID-19併發症高風險族群的癌症病人均應接種疫苗,且主要照顧者及同住人也應接種疫苗,做足完善防護。

接種疫苗前應諮詢醫師 確保合適時機施打

李旭東主任說明,每位癌症病人因病況、接受療程及身體情況有所不同,接種疫苗時機相對也不同,像若為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者患者,建議治療結束後三個月施打,若為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等患者則不受影響,可隨時施打,但施打疫苗前,務必都應先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時機完成疫苗接種,才能確保完成自我保護。

掌握安全就醫六步驟 癌友也能安心就醫 

此外,為提供患者能安心就醫,中榮也在院區入口設有旅遊史查檢站並監測體溫。李旭東主任強調,癌友就醫時,也應掌握做好自我防護、室內與人保持1.5公尺距離、盡可能避免醫療院所內飲食、減少碰觸醫院設施、勤洗手、善用醫院APP查詢看診或領藥進度等步驟,確保就醫安全。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1、關於大蒜  大蒜是抗癌之王。我剛一說大蒜怎麼吃,有人就說:那玩意得加溫吃。你咋什麼都加溫?我告訴大家,大蒜加溫等於零!山東人、東北人最愛吃,一瓣瓣地吃,還說吃大蒜不得癌,但沒幾天他先得癌症了。什麼原因?現在世界上都知道怎麼吃大蒜,只有我們不知道。   &...

閱讀詳情 »

  不要再只會「吃」它了!!它還有那麼多用途!! 不知道就太可惜啦!!趕快來看看吧!! 空心菜是一種非常具有營養價值的食物。空心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比同等重量的番茄高4倍,鈣含量比番茄高12倍多,並含有較多的胡蘿蔔素。空心菜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素,具有促進腸胃蠕動、通便解毒的作用。空...

閱讀詳情 »

心慌、脾胃不好●刮大拇指 大拇指對應人體肺經,肺主納氣,如果肺不好,那麼心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大拇指對應的是心、肺器官。當出現心慌、胸悶等情況時,可用手刮大拇指外側並往外拉。另外,肺不好,容易影響脾胃功能,所以脾胃功能差的人,也可以做此動作。 便秘●刮食指 食指對應人體大腸經,對應器官是大腸、胃。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0多歲男子,平常鮮少生病,日前天冷時身體右半部突然出現麻木症狀,就醫發現竟是輕微腦中風,進一步接受檢查,年紀輕輕的他,早已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中風的高危險族群。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表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喝酒、肥胖、運動不足等,都是腦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