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友憂打疫苗影響病情? 研究:副作用不因罹癌增加

癌友憂打疫苗影響病情? 研究:副作用不因罹癌增加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讓許多人不敢出入醫療院所,其中部分癌症患者甚至因害怕拒絕就醫,但癌症病患感染風險比一般人高,不僅治療不可延誤,若不慎染疫演變重症或死亡的風險更高。臺中榮民總醫院癌症防治中心李旭東主任指出,根據系統性回顧研究,癌症治療每延遲4週,無論是手術、放射治療或藥物治療,死亡率都可能增加6%至8%,也因此即使疫情期間仍得安全且按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癌友及照顧者均接種疫苗 做足完善防護

不過癌症病人不能避免減少出入醫療院所,但究竟能不能施打新冠肺炎疫苗以降低染疫風險呢?根據目前醫學證據指出,疫苗副作用發生機率並不會因罹患癌症而增加,且疫苗對於Alpha、Delta變異株也具有一定保護力。李旭東主任表示,身為COVID-19併發症高風險族群的癌症病人均應接種疫苗,且主要照顧者及同住人也應接種疫苗,做足完善防護。

接種疫苗前應諮詢醫師 確保合適時機施打

李旭東主任說明,每位癌症病人因病況、接受療程及身體情況有所不同,接種疫苗時機相對也不同,像若為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者患者,建議治療結束後三個月施打,若為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等患者則不受影響,可隨時施打,但施打疫苗前,務必都應先與醫師詳細討論,選擇合適時機完成疫苗接種,才能確保完成自我保護。

掌握安全就醫六步驟 癌友也能安心就醫 

此外,為提供患者能安心就醫,中榮也在院區入口設有旅遊史查檢站並監測體溫。李旭東主任強調,癌友就醫時,也應掌握做好自我防護、室內與人保持1.5公尺距離、盡可能避免醫療院所內飲食、減少碰觸醫院設施、勤洗手、善用醫院APP查詢看診或領藥進度等步驟,確保就醫安全。

【延伸閱讀】

產後6個月黃金治療期 HIFEM科技扭轉漏尿困擾

居家防疫引爆衝突 善用三明治溝通法增進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8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軍瑋報導) 隨著醫學科技發展及世界潮流,加上國人需求激增,國內美容醫學市場蓬勃發展,也提供消費者更多元的治療選擇。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致力提升醫療技術與服務品質超過20年,雖身為次專科醫學會,但所有會員皆是部定的專科醫師,進入美容醫學會後,參與臨床服務前,必須接受更多的美容醫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PM2.5,人人談霾色變,特別是台灣地區近幾年受到中國嚴重空污影響,連帶使空氣中PM2.5占了整個空氣懸浮顆粒物重量的大半。氣象局的天氣預測除了紫外線,民眾也特別注意今天是否紫爆了,什麼是紫爆呢?指的就是PM2.5的分級。 PM2.5顆粒小、易入侵肺部 致癌危機高 PM...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精神病友阿森患有被害妄想症,常覺得母親刻意監控他,導致親子間關係不佳。自從阿森來到八里療養院希望會館1年多的時間,他從房務清潔訓練員變成正式員工,今年母親節還拿薪水請媽媽吃飯,讓阿森的媽媽相當感動,原本緊繃的關係也獲得改善。 工作建立信心 阿森說,有工作後生活充實又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