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癌友把保健品當保命符 醫師也沒轍│今周刊

撰文/今周刊 楊雅馨

身為癌症病友或親友的你,或許時常耳聞某些保健食品有療效,
心中就燃起一絲希望:「吃了,就能提高抗癌機會!」
全台首次「癌症病友使用保健食品大調查」,癌友吃保健食品,究竟如何避開風險?

為了與癌症和平共存,罹癌者除接受醫療常規,也常使用保健品。調查發現,不僅高達八成病患曾使用保健食品,更有人一天吃下13種,讓醫師相當驚訝。

癌友把保健品當保命符 醫師也沒轍│今周刊

癌症希望基金會進行「癌症病人保健食品使用行為調查」,調查發現,高達八成二的病友食用過保健食品,但對作用、如何正確使用及其必要性等,卻欠缺完善、正確的認知。

統計結果發現,隨著癌症越晚期,服用的種類明顯增加。保健食品似乎能令癌友更有安全感,罹肺腺癌第四期的Cincia表示,「為了有更好的體力抗癌,我每天吃九到十種」。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基隆長庚醫院情人湖院區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說:「每天查房時,或多或少都會在病榻旁看到保健食品,只是沒想到種類竟多達十三種!」罹癌的病友不僅吃的種類多,調查分析發現,罹癌前有吃保健食品的人,罹癌後更有超過九成的會繼續服用。

調查顯示,病友最常服用的保健食品,分別為營養補充飲品(如安素、倍力素)、維他命與麩醯胺酸(如速養療);服用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免疫力、補充體力、減緩治療副作用。

增強免疫力 不等同抗癌

從細項來看,受訪者有高達32.1%認為麩醯胺酸(即左旋麩醯胺酸)具補充體力的效用;35.1%的人認為,營養補充飲品能增強免疫力;有40.9%的人相信,維他命或礦物質可增強免疫力。

不難發現,癌友認為增強免疫力具抗癌作用,但增強免疫力並不等同殺死癌細胞,不僅如此,對保健食品的認知普遍不足,以至於根本吃錯!

台大醫院營養室營養師臨床組組長郭月霞指出,左旋麩醯胺酸(L-Glutamine)具保護黏膜作用,至於是否能讓體力好一點,須再深入研究。和信治癌中心醫院營養室主任王麗民也表示,左旋麩醯胺酸主要是幫助口腔、腸胃道黏膜的修復,可用來改善嚴重副作用。

郭月霞指出,並非所有的癌症病友都需要營養補充品。營養補充品主要是讓進食狀況不佳者,尤其是消化道系統癌症(如喉頸癌、食道癌、胃癌等),藉由營養品的補充達到「建議飲食攝取量」。不過,若身體消化進食狀況允許,還是以天然食物為首選。

關於保健食品的花費,大家能負擔的範圍是多少?估算下來,每五人就有一人每月花一萬元。而此項費用,還不含親朋好友的贈送品。

亂用保健品 恐有副作用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年統計,台灣平均家戶所得為一一四萬元,平均每月家戶年所得九萬五千元。王正旭憂心地指出,雖然不清楚受訪者的家庭背景與收入,若以家庭平均月收入十萬元來看,病友約有十分之一花在保健食品上,對家庭來說是不小負擔。郭月霞說,部分保健食品過於誇大療效,讓許多癌友基於對死亡的恐懼,購買保健食品毫不手軟。

病友為了安心,砸錢買保健品。但在調查中,高達37.1%主治醫師表示不知情。有63.9%的醫師雖知情,仍同意食用的比率為61.7%。

進一步分析病人未告知的原因,覺得「醫師不見得清楚保健食品」多達31.9%,認為「醫師沒必要知道」占27.7%。「忘記要問、醫師沒問、沒想過要問」的比率則為25.5%,而認為「醫師可能會反對」占一四.九%。問卷發現,使用多醣體類(如巴西蘑菇、靈芝、牛樟芝)的癌友,有較高傾向選擇不告知醫師。

至於保健食品的來源,多數病友表示,相關資訊來自醫療人員、親朋好友(包含其他癌症病友)以及傳媒、直銷人員。

王正旭提醒,癌症病友應主動和醫護人員討論,避免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陳啟明說,「當病人問到是否需要使用保健食品時,我幾乎都持反對意見,尤其是靈芝、牛樟芝等。」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953期)。

你可能感興趣》

沒有藥能遂人心意,糊里糊塗要求,小心淪為用藥奴隸。

春季養生吃穿都該講究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953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英政府喊出「2025消除C肝」目標,最關鍵一步就在於健保給付高治癒率的口服C肝新藥,但健保會今(27)日協定109年度健保總額及分配方式,最後敲定明年度C肝新藥藥費81.66億元,預計可治療約5萬1千人,卻足足比健保署原先提出的...

閱讀詳情 »

▲藉由寵物犬接種疫苗及適時提供遭咬傷者暴露後疫苗接種才能預防狂犬病。(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狂犬病的風險並不遠,疾管署今(27)日指出今年迄今仍發生有5名民眾遭狂犬病陽性鼬獾咬傷的事件,所幸無人發病,而發生地點以高雄市2件為多,其次為南投縣、嘉義縣及...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陳鈞凱/資深醫藥記者 時序都進入9月底了,但「暑假後遺症」仍在醫療院所的診間發酵!原來每年暑假都是國內青少年男女初嚐禁果的高峰期,國內婦產科醫師就觀察到,這一段長假過後,不同於一般學生忙著收心念書,有另一群玩樂男女則是忙著看病收拾殘局,不少人新手上路搞到私處疼痛...

閱讀詳情 »

▲白內障手術日新月異,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並非越貴越好。(照/資料照片)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白內障患者常得靠人工水晶體重見光明,但是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第二隻眼睛」卻往往叫人困惑不已,EyePlus大安院所院長王馨慧提醒病患,在人工水晶體的選擇上,最好與專業醫師討論,根據本身的視力情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