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患術後營養不均 容易產生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許多癌症患者術後常會有體力下降等不適症狀,特別是胃癌患者,在手術切除部分胃後,容易罹患傾食症候群,顯見癌症患者術後營養補充的重要。營養師提醒,癌患術後營養不夠,不只將大幅降低患者體力,也會延緩復原速度;且傷口若癒合不良,還容易引發各種併發症。

新光醫院營養師江幸芸指出,一般而言,病人手術後因代謝較差,免疫力下降,容易產生併發症,例如出現敗血症,因此,如何解決免疫力下降所導致的復原遲緩,營養補充就格外重要。不過,癌症術後營養保健須考量的範圍很廣,臨床上大部分都會依病人動刀部位來區分。

一般來說,針對消化道部位進行手術的患者,多半會建議術後7天內以易消化的流質食物為主,並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讓腸胃有時間消化食物、吸收營養。食材選擇上,則應多攝取蛋白質,尤其是高生物蛋白質,像是瘦肉、魚類、蛋、豆製品、奶類食品、乳酪、低脂芝士等等,幫助組織重建和傷口癒合。

很多癌症病人手術後會很害怕吃東西,以為吃入太多營養反而會造成癌細胞的增生,希望少吃東西餓死癌細胞。江幸芸解釋,術後保健著重在營養均衡,而不是「多」補充營養。很多病人術後會選擇營養補充產品,其實這樣反而會讓某些營養素攝取過多,也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

此外,常聽到「鴨肉、鴨蛋、茄子有毒,病人應少吃」的說法,江幸芸義正嚴詞的說,這是錯誤的觀念,目前還沒有研究可以證實,民眾不必過度擔心。江幸芸也強調,由於每種癌症的手術種類都不同,術後營養補充還是尋求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比較好,才不會亂吃補品,沒補到營養、反而壞了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8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年貨大街紛紛開跑,民眾也開始規劃連假期間的休閒活動,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週五、週六(17日、18日)除了北臺灣天氣轉冷,其他地區早晚亦冷。冷氣團湊熱鬧 保暖迎春節注意要點此外,很多人已開始計畫進行大掃除,依據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室內跌傷地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凌芸斐/新北報導】1名中年男性工程師,近年來不時出現顳顎關節疼痛和頭痛症狀,為此曾至耳鼻喉科就醫檢查,結果耳朵機能正常、也無三叉神經痛問題,直到前往牙科看診檢查,發現是因為左半邊的大臼齒已缺牙2年之久,加上長期慣用右半邊的牙齒咀嚼,導致右半邊的上下咬合受力過重,因而衍生顳顎關節疼痛及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酒矸倘賣嘸~酒矸倘賣嘸~」「酒後不能開車,很重要!」每年「意外」死亡人數超過七千人,約有四萬民眾因外傷而殘疾。2019年衛福部公布十大死因「事故傷害」排名第6位,每年都在榜單內!其中交通事故最大宗,多為騎機車致死案例。特別是春節連假期間,全家結伴出遊,也是交通壅塞巔峰期。...

閱讀詳情 »

吃飯遵守「6:4」黃金比例,才能吃出纖細小蠻腰! 「只吃菜、不吃飯」的飲食習慣,容易吃進過多「脂質」,而變成臃腫大胖子。那麼,想減肥卻老是瘦不下來的原因,都是過度攝取「脂質」嗎?這也不對。不只脂質,「均衡營養的崩盤」才是造成你代謝變差、發胖的原因。 為了能使吃進肚子裡的營養得到均衡,並能夠有效的代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