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患怕打胰島素 7成存有迷思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國內約有170萬名糖尿病患,但普遍對於注射胰島素治療存有迷思。糖尿病衛教學會最新調查發現,尤其是50歲以上的糖尿病好發族群認知最差,7成2認為胰島素用量高等於病情嚴重,5成4甚至認為打胰島素會洗腎、失明;醫師表示,胰島素是體內的一種賀爾蒙,若糖尿病患胰島細胞功能降低,就需注射胰島素協助調節血糖,才能降低併發症風險。

糖尿病衛教學會今年9月針對糖尿病患或家屬138人、一般民眾112人,進行「2013年糖尿病認知調查」,結果發現,7成2認為胰島素用量高等於病情嚴重、6成3認為身體還能產生胰島素就不用補充、6成1認為吃藥比較安全而不打胰島素、5成8認為打胰島素代表病情變嚴重、5成4認為打胰島素會洗腎和失明。

現年40歲的順子,28歲時確診罹患糖尿病,他尋遍各種偏方,從土芭樂、尿療法、甚至一瓶上萬元的藥都以身試法,卻不見任何成效,花了冤枉錢後才聽從醫囑注射胰島素,治療至今12年來,糖化血色素都維持在標準值內。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指出,治療糖尿病的目標是降低血糖及併發症風險,病患如需要注射胰島素治療、或胰島素注射量增加,只要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控制在目標值內,沒有發生併發症,都代表控制良好,且醫師會針對患者情況,調整注射次數。

吃藥控制血糖比較安全,最好不要打針?許惠恒解釋,口服降血糖藥物能刺激胰島細胞製造胰島素,但只有在身體情況良好時才有效,若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細胞功能衰退,無法控制好血糖,就必須注射胰島素。

許惠恒也強調,許多糖尿病患者一聽到醫師建議打胰島素時,無法馬上接受,能拖就拖,其實併發症已經悄悄侵襲,等到病情嚴重逼不得已才接受治療,卻以為打胰島素會造成併發症,是非常錯誤的觀念。

為協助糖尿病患及家屬正確認識疾病,有效學習控制血糖的訣竅,糖尿病衛教學會引進由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推廣的「糖尿病看圖對話」,透過類似大富翁遊戲般的地圖設計,將糖尿病照護議題圖像化。並將於10至12月間,舉辦系列活動,透過有趣的互動課程,讓病友輕鬆搞懂糖尿病、導正胰島素治療的觀念、學習正確控制血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氣好冷,又到吃火鍋的好時機,但許多人想吃又怕胖,營養師楊罳涵提供吃鍋不怕胖的小祕訣,首先避免吃到飽,湯底選擇清湯、昆布湯,火鍋料最多吃2個,肉品宜選白肉,蔬菜可多吃,泡麵、冬粉儘量不吃,就不必擔心發胖的問題。營養師楊罳涵指出,吃火鍋最忌諱吃到飽,民眾通常為了吃夠本,會...

閱讀詳情 »

癌症是人類健康的兇殘殺手,全球每年約有600萬人死於癌症,但至少有35%的癌症與飲食有關。換句話說,正確的飲食是預防癌症的有效手段之一。改變飲食結構可預防結腸癌、直腸癌、肺癌、乳腺癌等其他癌症。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三種食物和三個生活習慣,幫大家有效預防癌症!   一、大蒜 大蒜也具有預防某些...

閱讀詳情 »

近年來,我國慢性腎臟疾病增長迅猛,而人們體檢時卻很少去查小便,以至於面部浮腫或尿裡有泡沫(蛋白尿)才去看醫生。腎內科專家表示,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一下自己的小便,便可以判斷自己的腎是否健康,這種方法最快捷也最簡單。廣州市中醫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趙威說,尿的生成和排泄離不開腎的作用,腎主持著水的代謝,水轉...

閱讀詳情 »

生活中,如果發生了一件過於滑稽搞笑的事情,我們常常會說:「簡直笑掉大牙!」,雖然牙笑是笑不掉的,但摔跤、換牙、咀嚼硬物、口腔疾病等內因外力都可能導致人們的牙齒鬆動脫落。  摔落牙齒別緊張,半小時內放回去 對於熊孩子們來說,生性好動的他們除了睡覺外,幾乎沒有一刻安靜的時候,一會兒跑跑跳跳,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