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化療後免疫功能不足骨髓抑制 中醫輔助延長存活期

癌症化療後免疫功能不足骨髓抑制 中醫輔助延長存活期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多年來癌症都位居國人10大死因的榜首,每年奪走數萬條人命,嚴重危害國人健康。由於早期症狀多半不明顯,容易被忽略,等到發現時通常需要面對西醫的手術、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等一連串的療程,這些療程也會因骨髓帶來傷害,使得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下降,患者甚至可能因為免疫功能不足造成感染,引發敗血症或因血小板不足,出血不止而喪命。


中醫師陳瑞聲表示,癌症的治療方式一直是醫療界最重要的議題,目前主流治療癌症的方式包括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標靶療法,但在化療後因為殺傷骨髓黏膜及造血細胞,使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的身體不適,才是讓患者最難受的副作用,在化療後半衰期用中醫輔助,修復受傷的骨髓黏膜,恢復造血功能就更顯重要,讓患者正常產生免疫力,以增強抗癌體力。


陳瑞聲進一步說明,化療藥物能殺死癌細胞,但同時也會傷及健康的細胞,當傷害到人體免疫系統的骨髓造血細胞時,稱作骨髓抑制,骨髓黏膜因受破壞而損傷,造成免疫功能低下,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這是癌友在化療期間身體虛弱、容易疲勞、食慾不振、噁心想吐、走路會喘、手腳發麻、皮膚搔癢、記憶力減退的源頭,因此修復受傷的骨髓,才能真正緩解化療副作用,更有體力面對日後的療程。


如何有效修復骨髓、抑制副作用產生呢?陳瑞聲指出,西醫通常採取個別補充的策略,意即當白血球不足時,施打生長激素幫助生長;血紅素和血小板不足時,就以輸血方式快速補充,不過這種方式只是添加,很快就用完了,仍然沒有針對骨髓黏膜和造血細胞進行修復。而中醫在降低骨髓抑制方面,有較大的發揮空間,針對不同患者的體質和需求,用珍貴中藥材調配護髓解毒湯,不會與化療藥物產生衝突,在每次化療的半衰期服用,可快速幫助體內的白血球、血紅素和血小板維持免疫功能運作,有助於減少約8成的副作用,在每次化療前先進行抽血檢查,觀察到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指數同時上升,表示已恢復骨髓功能。


陳瑞聲提醒,透過每半年至一年定期健康檢查,以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用中醫輔助提升免疫力,降低化療的副作用,也能為身體打好基礎,讓患者有足夠體力撐過整個療程,延長存活率。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糖尿病營養補充怎麼選? 看懂標示這「鉻」不能缺!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補腎,是因為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的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熱水泡腳不但可以起到滋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顏慶甯報導)今年66歲的陳先生,原本是一位退休老師,卻在某日因頻繁腹痛緊急就醫,一開始還查不出病因,多次檢查才發現原來是「腸胃道間質腫瘤」。顏厥全教授說:間質腫瘤復發機率相當高,若以手術切除後仍轉移病灶患者,大多只能透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延緩病情惡化,但治療成效不佳,且有抗藥性的隱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年5月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國定佛誕節和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意義特殊。因此,慈濟基金會於5月10日在台中慈濟醫院舉行中區戶外浴佛大典,今年主題為「誠之情誼人間祥兆‧教之慇實造福富足」,希望眾人應以誠相待。慈濟志工彭隆建更現身分享,述說過去吸毒的浪蕩人生,呼籲吸毒者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