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患者營養攝取足 可多活20個月!

癌症患者營養攝取足 可多活20個月!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調查,全台有近六成的癌症患者有體重下降的問題,多是在治療3個月內發生,近八成的癌症患者是因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更有近三成患者體重下降大於10公斤。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暨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主任高尚志教授表示,不論罹患什麼癌症,都會造成體重下降,臨床經驗中發現,病患體重下降會影響體力、健康狀況,進而導致治療延遲或中斷。 癌友在治療期間,常因無食慾與不適,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對此,高尚志教授建議可以癌症營養品來補充營養。他進一步指出,當癌症患者接受治療時,有50%患者因體重下降造成化療不順利,這類的病患相較於維持體重的患者,更需要注意足夠的營養攝取;因此呼籲病患應補充足夠營養,維持體重,才能重獲健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主任蘇秀悅指出,若是病患發現,1個月內體重下降5%以上,就是初步營養不良的警訊!應盡快尋求營養師協助,而臨床上會使用專業評估量表,針對食慾、體重、體脂肪、生理機能做調查,再進一步判斷該補充何種營養素。 而治療當中,該如何補充營養、維持體重呢?營養師蘇秀悅說,在治療當中,每天記錄體重才能及時發現體重下降,而每個病患病情不同,應給予個別化建議,大致上,病患應攝取的熱量是每公斤約30-35大卡,蛋白質則是每公斤1.5克,如一位50公斤的病患,就應攝取至少1500-1750大卡以上的熱量與75克的蛋白質。 營養師蘇秀悅叮嚀,癌症患者完成治療後的營養攝取是關鍵,均衡的飲食及健康的生活習慣都很重要,若飲食攝取不足,可選擇癌症專用營養品。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38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從事房屋修缮工程的40多歲鍾女士,吃重的工作讓她大量流汗,尤其是夏天,每每工作結束後都非常疲累。兩年前,鍾女士歷經一場突如其來的小中風,生命被搶救回來,但造成輕微肢體障礙,除了復健外,鍾女士也在台北慈濟醫院中醫科戴有志醫師的門診調養身體。近來,醫師從把脈中發現她的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了提升民眾癌症防治觀念及鼓勵定期篩檢,臺北市衛生局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共同推動「開心篩 粉樂送」篩檢活動,凡設籍臺北市、年滿45歲到69歲或40-44歲二等親內曾罹乳癌且106年迄今未接受過乳房X光攝影的女性;另年滿30至69歲且105年迄今尚未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者,即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馬偕兒童醫院11病房屬於隔離的病房區,入住者以兒童癌症或血液疾病患者為主,這些住院天數長或住院頻繁的孩子們,與醫院的聯結十分緊密。在父親節前夕,11病房在公益團體協助下舉辦一場「愛你99派對」,除了教導病童製作水彩渲染及立體雕花卡片,對醫護人員表達感謝心意外,更讓平時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暑假期間,許多民眾喜歡去海邊消暑,但要注意,不小心碰上水母,嚴重恐過敏性休克;成大醫院皮膚部醫師劉承翰表示,生活在海水域的水母,屬於腔腸動物,外觀呈現半透明傘狀,還有數個不等的觸鬚,這些觸鬚上的刺絲胞,不僅含有多種毒素,若不小心碰觸到肌膚,這時水母的刺絲胞就會將毒素注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