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主持人賀一航、資深演員馬如龍相繼罹癌病逝,令各界惋惜。傳聞賀一航8年前曾手術切除大腸癌,但為維持生活品質而拒絕後續化療,改尋求民俗療法,可能也沒有固定回醫院追蹤,後來癌症轉移肺部,治療無效而死亡。
中醫師陳瑞聲表示,癌症除了單純性惡性腫瘤,還有1種是擴散轉移型的惡性腫瘤。由於癌細胞在體內,如果生活習慣和飲食不正常,體內的熱毒容易使癌細胞發生轉移現象。現代西醫已發展出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等技術,可有效殺死癌細胞,但嚴重轉移成多種癌症的病患還是無法治療。許多病患無法承受癌症治療帶來的副作用,中斷治療,尤其是骨髓抑制所造成的免疫功能,引起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不足,最後成為敗血症而亡,所以癌症死亡人數連續37年蟬聯冠軍。
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傷害骨髓黏膜及骨髓造血細胞,免疫功能被傷害後,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指數都會偏低不足,若低於標準值而引發骨髓抑制,西醫的因應方式為,白血球不足就打生長激素;血紅素、血小板不足就輸血,但對於骨髓黏膜受傷,造血細胞功能無法恢復卻束手無策。陳瑞聲認為,化療抗癌雖然重要,但保護骨髓使自體正常產生足夠的免疫力才能讓治療更順利。
透過中醫輔助,如服用護髓解毒湯能減輕骨髓遭受化療傷害,增強造血功能及骨髓黏膜,恢復自體免疫功能運作,這樣副作用的症狀才能減輕,中醫護髓解毒湯為中草藥,不會與化療藥產生衝突,在每1次化療的半衰期服用,可快速修復骨髓黏膜及造血細胞功能,減輕8成副作用及骨髓抑制的發生,避免累積每1次化療藥物對免疫功能的傷害,減少敗血症的發生。
臨床經驗顯示,每次化療後半衰期有服用護髓解毒湯的患者,做化療後,身體不適感及疲勞感也減少。患者於化療前抽血檢查,可發現如白血球、血紅素、血小板3項指標同時上升,表示患者骨髓免疫功能除了少受化療傷害,也能快速修復自體造血功能,否則3項指標難以同時獲得提升。挺過抗癌化療艱難期,提升免疫是關鍵。陳瑞聲建議癌友,在開始接受化療時,就配合中醫調理,避免骨髓抑制的發生。副作用減輕了,更有體力與信心度過化療療程,提升治癒機會,也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類單身族常外食 竟拖累肌膚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類單身族越來越多,這些人也許自己一個人住,或是單身但家人住,也有是已婚但沒小孩;據董氏基金會調查顯示,全台外食人口超過8成,其中類單身族群更是外食主力軍,而且這些類單身族群經常忽略吃水果,平均每天僅吃到0.7份水果,不但容易便祕,沒想到肌膚竟也黯淡無光,美肌力表現...
閱讀詳情 »4大不正常作息 大腸癌找上你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常過餐不吃、經常加班,小心得大腸癌!國內最新調查發現,大腸癌患者有4大通病,包括愛吃宵夜、常熬夜、經常加班、有便祕或腹瀉困擾。醫師提醒,生活作息影響腸道菌相,腸道壞菌愈多、愈容易罹患大腸癌,建議民眾吃足蔬果、補充好菌、多運動,腸道健康才活得久。 腸癌生活作息大調查 ...
閱讀詳情 »34分鐘1人罹腸癌 居家檢測只要2分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平均每34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年間,年輕腸癌患者增加2倍、老年腸癌患者則增加3倍之多。醫師指出,糞便中有潛血反應是判讀是否罹患腸癌最簡單的方法,現在已有居家式的糞便潛血檢查試紙,只要2分鐘就能得知結果。 腸癌人數突破1.5萬 目前...
閱讀詳情 »自然孔手術切除卵巢瘤 體表無傷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50多歲女性,長出直徑約15公分的卵巢瘤,且子宮內還有小肌瘤,就醫後,醫師透過超音波影像檢查,發現患者卵巢沒有乳狀突起狀態,且腫瘤指數正常,判斷應不是惡性腫瘤,因此經和患者溝通後,決定採自然孔手術進行治療。 考量不生育 婦女決定一併拿掉子宮 這名女性患者過去並未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