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末期轉中期! 居家化療助提升生活品質

癌症末期轉中期! 居家化療助提升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今年47歲的吳小姐,兩年前出現易疲憊、食慾不振等症狀,起初並不在意,此症狀持續一年。直到去年四月初發現腳、腹部莫名水腫,伴隨肚子痛、體重下降等症狀,才就醫檢查。經確診為膽管癌第四期,且腫瘤幾乎已布滿整個肝臟,情況甚不樂觀。

積極治療樂天面對! 癌症末期變中期

負責收治此案例的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謝佳訓醫師表示,膽道癌為肝膽系統的癌症,腫瘤生長於肝內,但癌細胞是屬於膽道的細胞,故稱為膽道癌。吳小姐第一階段使用化療藥物,成效良好,腫瘤數量減少且癌症期別從四期回到第三期,不僅醫療團隊感到欣慰,吳小姐的家人也相當開心!但考量到藥物經濟負擔較大,再加上吳小姐病情穩定控制,謝佳訓醫師建議吳小姐採用居家化療作為第二階段的治療方式。15個月後腫瘤數目呈現穩定減少狀態,且期別又前進至第二期。

吳小姐分享,這一路走來,她始終非常的感謝、信任謝醫師,所以當謝醫師建議她使用化療奶瓶做居家化療時,她沒有任何疑慮就答應了。居家化療的便利性讓她感到訝異,可以不用忍受住院帶來的種種不便,回到舒適的家陪伴家人;使用了幾次化療奶瓶,與之熟悉後,更可以捨棄其背帶,直接將奶瓶放在口袋中出門;只需注意洗澡時不要碰到水就可以,甚是方便。

居家化療添便利 助患者提升生活品質

謝佳訓醫師接著說明,吳小姐搭配化療奶瓶使用的是5FU化療藥物,此藥物經常用在大腸直腸癌上,但其實它適用於各式腸胃道的腫瘤,甚至是頭頸癌。通常只要化療藥物需注射超過一天以上的患者,就會建議使用化療奶瓶進行居家化療。居家化療可讓患者返家正常的飲食、生活,提升其生活品質,免除患者因等待病床而延誤治療黃金期,以及降低住院時受其他疾病感染的疑慮。

遇癌不要怕! 家庭支持很重要

謝佳訓醫師最後補充,他認為,吳小姐能有如此好的治療效果,有一半原因要歸功於良好的家庭關係。吳小姐每次回診都有一至兩位家人陪伴,特別是三個月一次的斷層掃描報告出爐時,只要結果發現腫瘤又變少了,家人都會比吳小姐還要開心、興奮,不難看出吳小姐一家人的緊密關係。因此,謝佳訓醫師呼籲所有癌友的家人與癌友,癌症並不是絕症,萬一真正遇到了,切記要彼此鼓勵,樂觀並且積極地接受治療,相信定能讓病情有所好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8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蔡孟泓報導)乳癌是國內女性癌症第一名,尤其是晚期乳癌病患有高達75%會發生骨轉移。一名年僅40多歲的女性,確診已是晚期乳癌,治療後發現癌細胞轉移到腰椎,即使沒有疼痛症狀,但仍選擇積極治療,降低未來發生骨折的風險。骨轉移引發疼痛、骨折 單株抗體有效緩解收治該名女性的中山醫學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冬天來了,許多人臉部容易產生乾癢的現象,特別好發於有異位性皮膚炎或魚鱗廯的患者。皮膚科醫師提醒,應依照自己個人膚質選擇對的保濕產品,加強臉部保濕,皮膚症狀就能得到改善。 冬季皮膚水分易流失 乾癢脫皮增困擾進入冬季,很多人會有臉部容易乾燥的現象,洗完澡後,臉上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不少男生早上起床後,進到浴室拿起刮鬍刀手起刀落,事前事後也不會刻意潔膚潤膚,刮鬍刀用完拿水沖一沖就算洗乾淨。其實,剃鬍子這件男生每日的例行公事,「眉角」可不少,一不小心甚至會細菌感染引起毛囊發炎,造成刮鬍疹。順著毛流刮減少摩擦萬芳醫院皮膚科醫師王筱涵表示,男性在剃鬍子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低頭滑手機,抬頭看電腦」成了現代人最佳的寫照!現代人無時無刻都離不開3C產品,每天從早上起床睜開眼,直到晚上睡覺前,眼睛幾乎無法放鬆,不間斷的用眼,容易導致眼睛過度負擔,造成視力健康備受威脅。因此,除了降低使用時間外,營養師特別提醒要懂得「護眼之道」,才能延緩眼睛的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