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篩檢不能等! 別讓新冠疫情成為防堵癌症的破口

癌症篩檢不能等! 別讓新冠疫情成為防堵癌症的破口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就醫人數明顯下降,連帶4大癌症篩檢量也變少,國民健康署統計,相較於去年同期全國4癌篩檢整體下降了1成5,所幸隨著疫情趨緩,篩檢量已逐步回升,但口腔癌篩檢人數仍明顯偏低,提醒有抽菸、嚼食檳榔等高風險族群可以踴躍篩檢,遠離癌症威脅。


國健署台灣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終其一生,每14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大腸癌,男性每2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口腔癌,女性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而女性每89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子宮頸癌。


儘管罹癌機率逐年增加,許多民眾仍存有鴕鳥心態,總以為癌症不會找上自己,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不要害怕篩檢,在無症狀時就篩檢,多數都可以找到早期病變或早期癌症,治癒率相當高。


以大腸癌為例,如經由癌症篩檢發現者,大多為癌前病變或第0期及第1期的早期癌,透過大腸鏡檢查就能摘除病灶,5年存活率高達90%以上;如果等到出現症狀才就醫,通常已經到第3期或第4期,預後較差且存活率低,治療過程較複雜,患者常受盡煎熬。


7月份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癌、乳癌及子宮頸癌等3癌篩檢量皆已超越去年同期,乳癌篩檢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1萬人次;至於口腔癌篩檢目前最受影響,人數相對較少。


王英偉指出,截至目前為止,今年累計4癌篩檢人數已達202萬人次,提醒符合篩檢資格者應把握機會,國健署與全國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及地方衛生局所合作,免費提供4癌篩檢服務:


1.大腸癌:提供50至74歲一般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
2.口腔癌: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
3.乳癌:提供45至69歲婦女、40至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
4.子宮頸癌:建議30歲以上婦女,每3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


更多NOW健康報導
▸塵蟎誘發過敏體質 想擺脫鼻過敏應先改善鼻腔環境
▸34歲無家族病史竟檢查出大腸癌 這些壞習慣種下禍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乳癌、子宮頸癌分別位居女性癌症死因第四名和第六名,顯示婦癌嚴重侵襲女性朋友的健康。然而,職業婦女不僅要處理家務,也要應付逐年提升的工作壓力,常面臨癌症威脅而不自知。為此,台南市立醫院舉辦「癌篩保健康-婦癌篩檢」活動,提供免費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服務,共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小朋友也有關節炎!今年6歲的陳小妹妹,因為每天發燒、關節紅腫熱痛,發炎時,會痛到動彈不得,甚至稍微一碰就劇痛。父母帶著她四處求醫,半年後才查出是罹患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醫師提醒,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16歲以下的少年或幼童,需及早就醫檢查和確認,掌握治療黃金期,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好心肝門診由全民愛心打造,今日上午舉辦弱勢團體肝病篩檢活動,為喜憨兒、顏損及燒傷者,以及行動不便的身障者,免費抽血檢查肝炎、肝癌,藉此回饋社會。好心肝基金會也將每年3月訂為保肝月,舉辦為期一個月的肝病篩檢活動。根據衛生福利部2012年全國十大死因顯示,惡性腫瘤蟬聯首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