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癲癇患者除了服藥 更需被平常心對待

癲癇患者除了服藥 更需被平常心對待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癲癇患者就像蝙蝠俠,腦部會放電,但是等一下就恢復過來一起上課,讓他靜靜躺在那裡休息一下就好。」台灣癲癇之友協會榮譽理事長施茂雄表示,癲癇患者在學校、社會上常受排斥,呼籲老師可以利用一些名人來引領孩童以平常心對待癲癇患者,也提醒家長,只要做好萬全準備,督促吃藥控制病情,雲霄飛車、游泳活動都可以讓孩童參加,不要過度保護了。

癲癇患者被排斥 心理易過度依賴

施茂雄指出,癲癇在社會上不太容易被接受,容易造成病人心理上有壓力,覺得罹患了見不得人的病而自卑,有些人還會被家長當作事業不成功的代罪羔羊,患者心理上難免有疤痕。然而,也有些家長會過度保護,造成患者心理發育異常,過度依賴父母,人際關係也發展不好。

最後演變成所謂「癲癇性人格」,習慣別人處處都應該禮讓自己,以自我為中心,因此缺乏自我照顧能力,也不敢與外接觸。由於被排斥,在學校也容易被欺負、取笑,出社會找工作也很困難。

教導孩童平常心對待 防範周全多活動

學校老師應特別注意癲癇患者,施茂雄建議,老師要教導同學以平常心對待,「例如,癲癇患者就像蝙蝠俠,等一下就恢復過來一起上課;或者他們像很多諾貝爾得主一樣,腦部都會放電,說不定很聰明。」醫師提醒,可以利用名人讓同學,不要用異樣眼光看待癲癇患者,平常心是有助減緩其壓力。

至於許多父母擔心過於刺激的活動,會誘發癲癇發作,施茂雄認為,只要不是深海游泳、浮潛、高空彈跳等無法協助的活動,做好防範措施都可以參加。例如游泳課,危險時再把患者帶離水面就好,其它像雲霄飛車,除非是容易因驚嚇而發作的病人,如果有規律吃藥,「平常心對待就可以了,不要過度保護。」

癲癇患者規律服藥 考上醫科也不是夢

施茂雄強調,癲癇患者只要規律服藥,旁人平常心對待,很多人心裡發展很健康,學業、職場表現也很好。只要規律服藥,60-70%患者可正常生活,2-5年可能就停藥不發作,但有些人因慢慢減藥後,約有四分之一會復發,因此不鼓勵停藥。

癲癇若不控制,腦部放電會更複雜,越來越難控制,演變成不斷復發的癲癇重積狀態(status epilepticus),造成腦部功能退化。有些人擔心藥物副作用而自行停藥,這反而會讓癲癇反覆發作的傷害更大,注意力、體力都更差。

施茂雄提到,有名患者從小吃藥,照樣考上一女中,甚至考上醫科,藥物讓腦部活動更穩定。至於其他副作用,他指出,可能會影響肝臟代謝功能,使賀爾蒙失衡,造成骨質疏鬆,但可以用運動、均衡的營養來彌補。總體來說,治療好處比壞處多。

【延伸閱讀】第一線口服新藥來臨 改善多發性硬化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4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每年10月是國際乳癌防治月,乳癌多年以來霸佔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2017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台灣每十萬人中有78.9人罹患女性乳癌,相較前一年發生率增加5.9人,為發生人數與發生率增加最多的癌症。台灣乳房醫學會曾令民理事長指出,其中HER2陽性及淋巴結陽性患者,復發機率高,標準治療後若加接續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隨著空汙日漸惡化、現代人壓力沉重,掉髮問題越來越常見,養髮液成為電視購物中的熱銷商品,部分有少年禿的男性還試圖將避孕藥丸磨成粉,塗抹在頭皮上,以為這樣就可以抑制雄性禿。皮膚科醫師提醒,這是毫無根據的方法,女性荷爾蒙屬於大分子,很難經由皮膚吸收,此舉不但救不了頭髮,反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近年來由於酒駕肇事案件屢屢占據新聞各大版面,其所造成的傷害往往怵目驚心,讓民眾對於酒駕的態度愈趨厭惡反感。然而,民眾卻習慣於酒精的普遍存在,取得方式仍舊相當容易。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2017年18歲以上成人過去1年的飲酒率為43%,曾經醉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107年衛福部資料顯示,在臺灣因精神疾病前往就診的人數超過270萬人且逐年攀升,其中近80萬人為思覺失調症及情緒障礙症患者,每年更有近20萬人因慢性精神疾病而領取重大傷病卡。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在近半世紀有重大突破,醫學發展至今已發現許多精神疾患與大腦生理失衡有關,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