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默默耕耘精神病治療 這間日本製藥以助患者回歸社會為己任

默默耕耘精神病治療 這間日本製藥以助患者回歸社會為己任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根據107年衛福部資料顯示,在臺灣因精神疾病前往就診的人數超過270萬人且逐年攀升,其中近80萬人為思覺失調症及情緒障礙症患者,每年更有近20萬人因慢性精神疾病而領取重大傷病卡。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在近半世紀有重大突破,醫學發展至今已發現許多精神疾患與大腦生理失衡有關,並發展出治療藥物,目前大多患者都可在積極治療後獲得症狀改善。特別專精於中樞神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治療,日本知名製藥公司台灣總經理川崎篤強調:「我們在精神疾病的醫藥發展方向,是希望幫助更多患者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看見精神疾病治療困境 日本製藥想為患者做更多

川崎篤總經理分享,過去精神疾病相關的治療目標為減輕患者的症狀,現在多數藥物都可以達到這樣的療效,但川崎篤總經理認為患者改善症狀之後的人生,才是精神疾病治療下一階段的重大挑戰。許多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症狀以外的困擾,例如藥物副作用、用藥便利性及用藥頻率等等,這些困擾可能降低患者持續治療的意願,進而增加疾病復發的風險。因此,身為精神疾病重要藥物研發企業,不斷推出創新藥物,盡力讓患者可以保留更多身體機能、提升生活品質,期望未來可以有更多患者們回歸社會。

推陳出新 獨特機轉改善精神疾病治療現況

抗精神病藥物一直是該日本製藥的重要研究領域,目前的三種抗精神病藥物已取得多項適應症,並有口服及長效針劑等劑型。自從他們在2002年推出全球第一個多巴胺部分調節活化劑機轉的抗精神病藥物,2019年也將另一獨特機轉抗精神病藥物帶入台灣市場,改變治療現況,讓患者不必再忍受多巴胺不平衡所產生的副作用,透過新藥調節,患者有更大的機會回歸到一般人的生活狀態、回歸社會。除此之外,該藥廠也研究其他大腦神經相關疾病並提供治療選擇,包含帕金森氏症、邊緣性人格、不寧腿症候群、癲癇等等,同時推動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治療假性延髓情緒(PBA)的藥物進展到世界各地,為患者帶來嶄新希望。

創新能量不間斷 未來持續為病患研發藥物

「創造革新性製品,謀求全世界人類的健康與福祉」是該日本製藥的企業理念,精神疾病受到的重視雖不多,但每一個因疾病而辛苦的患者都是珍貴的個體,對此川崎篤總經理表示,他們一直都視患者福祉為最大的目標,後續將在治療困境諸多的精神疾病領域持續努力,為患者創造更好的未來。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6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寶特瓶裝水、瓶裝飲料因方便性高,是許多人的外出必備品,但「瓶裝水喝多會致癌」的說法時有耳聞,究竟為何會有這樣的疑慮?原來主因出在「塑膠微粒」及「塑化劑」的誤解,但其實兩者來源相異,就連規範也大不相同。塑膠微粒常存於環境 本就易進入生物循環塑膠微粒定義為長度小於5 mm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舒/台中報導】近來溫差變化大,天冷是心血管疾病好發時機,常傳來心肌梗塞猝死憾事。五權博士診所醫學博士邱永偉醫師表示,自從氣溫開始降低後,悄悄對慢性病患造成身體威脅,尤其有末梢血液循環障礙的患者,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症狀。當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形成一種類似脂肪的沉積斑塊,導致動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0多歲的青年大量使用笑氣,一天100公升,合併咖啡包、安非他命和酒精,出現被害感及幻覺,因渴求(Craving)時情緒激動,不只會使用暴力傷害自己,還曾持鋼瓶威脅他人,經常因此至急診就醫。使用多重成癮物質 恐增致死風險 笑氣、咖啡包及喵喵等新興毒品有共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綜合報導】自體免疫疾病是我國10大重大傷病第3名,也是門診第3常見疾病。它是一種人體內的免疫系統異常活化而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例如全身性紅斑狼瘡、類風濕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自體免疫疾病往往難以早期診斷出來,因而延遲了治療時機。患者飽受病痛之苦,必須終生治療與用藥,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