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發揚羅慧夫精神  設立「羅慧夫人道獎」

發揚羅慧夫精神 設立「羅慧夫人道獎」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ASPS)的理事長約瑟夫·洛西(Joseph Losee)寫了一封信給中研院魏福全院士,提到他想在學會設立一個「人道獎」,來表彰全球整形外科醫師的人道典範精神。而台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的羅慧夫前院長,正是這樣典範的代表,因此以「羅慧夫」為名,每年於ASPS年會中頒獎。

台灣整形外科之首  羅慧夫醫師功勞大

羅慧夫醫師於1959年以宣教士醫師的身份帶著一家四口,自美國飄洋渡海來台,在台灣奉獻自己40年的人生。當時台灣醫療環境百廢待舉,羅慧夫醫師憑藉著將上帝的愛傳遞給病人的信念,使台灣的整形外科由逆境中慢慢有了雛形,羅慧夫醫師不因種族或是語言上的差異而有所保留,而是以患者的利益作出發,陸續設立全台第一個加護病房、燒燙傷中心及自殺防治中心。

創立全台第一間 顱顏中心應運而生

1976年羅慧夫醫師在王永慶創辦人的延攬下,擔任長庚醫院第一任院長。羅慧夫醫師相信,「生命中的不完美,可以用愛來彌補(Love Makes Whole)」,正是因為羅慧夫醫師篳路藍縷、不辭辛勞地為台灣的醫療環境開疆闢土,致力於人道上的貢獻,才有了台灣整形外科今日的榮景。

除以其雙手與愛,治癒病人殘破的心、靈或是身體,甚至在退休後捐出自己的退休金成立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且繼續組織海外義診行動。

用愛治癒病人  設立「人道獎」

其不分國界只為病人著想的情操,是醫療專業進行人道奉獻的最佳典範,因此美國整形外科醫學會以羅慧夫醫師之名設立「羅慧夫人道獎」,顯得意義特別重大,因為這個獎座不僅給羅慧夫院長及其家人、整形外科、長庚醫院,甚至整個臺灣帶來無上的光榮。

【延伸閱讀】

孩子是顱顏兒怎麼辦?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長期協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端午過後的炎炎夏日,總是少不了藉由冰品來消暑,但是挫冰中所含的配料與糖水,吃一碗下來熱量不僅高達5百大卡(已為成人一餐的熱量攝取),恐怕連糖分攝取也會過高,因此如何可以吃的清涼又健康無負擔就很重要。   童綜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陳俞穎表示,夏日吃冰品要秉持少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於7/18(一)正式簽訂「醫療促進合作備忘錄」,未來高醫可透過拜耳公司提供創新研究平台,就已上市藥物、或實驗中藥物研發新的適應症,在相關研究經費與支援下,期望在現有適應症外,能研究出更安全有效又先進的新治療,嘉惠全球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美國衛生單位於7月15日公布第一例經由女傳男性行為感染茲卡病毒之確診病例。個案為一名自茲卡流行地區返國確定感染茲卡病毒之女性病患其男性伴侶,疾管署提醒民眾近期若進出茲卡病毒流行地區,務必遵循「2226」原則進行防護措施:女性無論有、無疑似症狀,均應延後2個月懷孕;男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