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開創醫療新局 高醫與拜耳簽訂醫療合作備忘錄

開創醫療新局 高醫與拜耳簽訂醫療合作備忘錄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於7/18(一)正式簽訂「醫療促進合作備忘錄」,未來高醫可透過拜耳公司提供創新研究平台,就已上市藥物、或實驗中藥物研發新的適應症,在相關研究經費與支援下,期望在現有適應症外,能研究出更安全有效又先進的新治療,嘉惠全球患者。

高醫期盼與國際接軌 落實南台灣頂尖醫學中心使命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高醫大附設醫院長期致力於學術研發的精進、病患生活品質的提升、並落實醫院管理,而成為南台灣傑出醫學中心。本次的醫療合作透過擁有豐富藥物研發歷史長達153年的拜耳公司,結合擁有豐富臨床教學與研究經驗的高醫,期望共同攜手與世界接軌,掌握國際研究發展趨勢,不僅落實高醫大附醫在南台灣頂尖醫學中心的使命,更期望造福全台,甚至全世界的患者。

台灣拜耳盡社會責任 攜手高醫共創未來

台灣拜耳股份有限公司林達玲總裁表示,拜耳一直以「科技優化生活」為使命,積極鼓勵創新研發,這次合作除透過高醫醫療和研究團隊,找出醫療創新亮點外,更期盼透過臨床經驗用於研發上,造福更多病患。另外,林達玲總裁也提到,社會責任同樣是拜耳永續發展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幾年拜耳積極走入各大醫院從事志工服務,將生命科學與科學教育帶給病患,未來也將繼續與高醫大附設醫院攜手,共同發揮影響力,善盡社會責任。

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特殊血液病防治中心邱世欣主任表示,民國75年高醫創立特殊血液病防治中心,期間感謝拜耳公司在血友病的治療及研究上,挹注諸多資源開發及精進藥物技術,無數的血友病及海洋性貧血病友因此受惠,許多人從害怕到勇敢嘗試各種運動,甚至成為箇中精英,期望在高醫及拜耳的合作下,藥物開發及應用更上層樓,能夠造福更多患者,使他們能得到更完善的照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5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最近有很多人因為膽結石就醫,甚至得要割除膽囊來治療,由於膽結石好發原因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想要預防成為「無膽族」,在飲食上就得要好好把關;營養師建議,一般人想要預防膽結石得要均衡飲食,對於已經有膽結石,而要避免膽結石坐大,不要成為「無膽族」,則是要採取低脂飲食。 高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正值青春年華的20歲男大生,上課時常打瞌睡,連週末整天補眠也還是沒精神,感覺好像永遠都睡不飽,甚至因打鼾聲太大,和室友鬧得不愉快,憤而搬離宿舍。起初以為是鼻炎惹禍,就醫詳細檢查後,發現竟罹患「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口腔內2側扁桃腺肥大,嚴重塞住呼吸道,醫師建議趕緊手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家裡的老阿公若是常有腰痠背痛的情形,可別疏忽,有可能是攝護腺癌出現骨轉移!臨床上,就有不少老阿公因為腰痠背痛都只是去做復健,直到攝護腺癌發生骨轉移後造成下肢癱瘓,進一步就醫才發現,原來是攝護腺癌引起。 最常見轉移部位就是骨頭 臺中榮總醫研部及攝護腺疾病防治中心主任歐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到醫院診間量血壓,就算血壓正常,也要多注意。有些人到醫院診間,因為要看醫師感覺緊張,導致血壓上升,一般稱為「白袍高血壓」;有的人則正好相反。美國一項研究發現,有的高血壓患者看診時,血壓正常,平常在家休息,血壓反而偏高,特別是年輕人、身材較纖瘦的人,更容易有這種現象。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