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發燒、咳嗽、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潮健康/編輯部

 

發燒 咳嗽 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傍晚發燒皮膚癢?  注意淋巴瘤六大徵兆

脖子腫要當心!淋巴瘤每年新增人數超過3,000人,當中不少為2、30歲年輕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淋巴瘤不易早期發現,約有一半以上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第3-4期。

 

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醫師表示,淋巴瘤最主要症狀為淋巴腺腫大,特別明顯會出現在腹股溝部位。有些人則以發燒來表現,且往往不是高燒而是低燒,容易在傍晚之後開始出現症狀。

 

此外,淋巴瘤也可能長在臟器之中,無法從外觀上發現明顯淋巴腫大,當長在縱膈腔時,有可能造成患者喘、咳嗽,也可能長在腹腔中達10幾公分。瘙癢、夜間盜汗、不明原因消瘦,也是淋巴瘤病人常見現象,當發現疑似淋巴瘤的六大症狀──燒、腫、癢、汗、咳、瘦,建議及早至血液腫瘤科就診。

 

 

發燒 咳嗽 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淋巴瘤十年新增逾5成  這型預後差復發風險高

李啟誠醫師指出,淋巴瘤佔男女十大癌症發生人數第十名與第十一名,十年來新增人數增長超過5成,在癌症死亡率中長年位居前十名。惡性淋巴瘤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瘤」(HL)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其中,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約佔92%,再根據基因亞型可分為B細胞淋巴瘤、及T細胞與NK細胞淋巴瘤等。

 

至於何杰金氏淋巴瘤,好發於20-35歲年輕族群及65歲以上長者,現行治療以化學治療為主,雖然年輕族群的治癒率高,但化療可能對心肺器官累積毒性,並有後續二度罹癌風險。年長族群則常因無法接受標準劑量的化療,根治率相較之下更不理想。

 

李啟誠醫師說明,在非何杰金淋巴瘤的亞型當中,如果經過化驗確定為抗原「CD30」陽性的T細胞淋巴瘤,並屬於部份基因型者,往往預後較差、復發風險高,在現行治療較難獲得良好成效,也是過去淋巴瘤治療上常面對的問題。

 

 

發燒 咳嗽 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化學治療好壞通殺  標靶治療精準打擊

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部黃泰中醫師表示,淋巴瘤的第一線治療有化學治療、放射治療、骨髓移植等方式。傳統上,化療是主要武器,雖能全面攻擊癌細胞,但可能不小心造成好、細胞通殺。新型治療方式則有單株抗體的標靶治療,透過辨別「CD30」的細胞表面抗原,提高癌細胞的針對性,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

 

不過,以往淋巴瘤的標靶藥物,多以單株抗體或小分子藥物單獨使用為主,缺少專一性的細胞毒性藥物。現今醫藥研發進步,已有將單株抗體與細胞毒性藥物透過連結子介接的新型抗體藥物,可適用於CD30陽性的淋巴瘤病人,包括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T細胞淋巴瘤,以及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患者。

 

新型淋巴瘤標靶藥物  無惡化存活大增近3倍

李啟誠醫師解釋,單用標靶藥物對淋巴瘤癌細胞殺傷力較弱,透過辨識CD30陽性抗原,結合有專一性的細胞毒性藥物,就可以針對癌細胞進行「精準打擊」,減少傷及無辜細胞的機會,達到「精準抗癌」。大型試驗也發現,新型治療的無惡化存活時間從23個月大幅增加至62個月,復發率也明顯降低。

 

李啟誠醫師表示,淋巴瘤治療過去十年是化療的天下,現今結合標靶治療以及精準細胞毒性的藥物,對於適用病人來說有望大幅增加根治率,而淋巴瘤新型標靶藥物也已擴大至一線健保給付,預計每年可嘉惠數百名病人,讓患者擁有更好的治療即戰力,同時降低副作用影響,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發燒2個月確診! 醫揭淋巴癌6症狀:盜汗疲累、淋巴腫莫輕忽

「脖子腫」是甲狀腺癌嗎? 年輕人發現甲狀腺結節更危險? 醫師:女性長輩有病史要當心

相關推薦

  無論已婚或是未婚的女性同胞都要小心注意喔!  最近藝人夏禕於子宮位置長了(巧克力囊腫)以及胡晴雯開刀割除的瘤,即是瘤內積滿血,且血呈深黑色.滿以為割了之後會完全康復,殊不知短短幾個月間又再复發,於是即向黑龍江九洲婦科醫院醫生求診......醫生隨即問她是否常吃雞翅膀,​​ 朋...

閱讀詳情 »

身患重病的他放棄了結婚生子,而在網上買了一個女兒陪伴自己…… 畫面中的這個男子叫宋渤,出生於天津,是一個3D遊戲設計師。旁邊坐著的,就是他買來的女兒——小蝶。  兩年前,宋渤查出患有顱內蛛網膜囊腫,病情的加劇讓他害怕與人產生羈絆,於是決定...

閱讀詳情 »

本文並非主張素食者就一定會較衰老,每個人的情況不同,結果便不同,用意主要在介紹小酌葡萄酒的好處   上方左圖的女人51歲了,是一個健康顧問,她提倡全面的營養和健康的飲食方法,多運動、而她是一個素食主義者。   右圖的女人同樣也是51歲!!而這位吃飯時,總喜歡搭配葡萄酒一起配餐。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