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發燒、瀉不停…當腸胃炎 小四男童罕病上身「腸道潰瘍一片」

▲(照/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兒反覆出現腹瀉、腹痛,問題可能不小。台中一名小四男童連續多日出現腹瀉、腹痛及發燒症狀,一開始被診斷為腸胃炎,但抗生素治療不見效,住院一周仍不見好轉,進一步大腸鏡檢查,這才確診為相當罕見的「克隆氏症」,使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後,病情才穩定。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腸胃科主治醫師陳德慶表示,克隆氏症相當罕見,在台灣發生比例約為10萬分之0.2,一般好發於20至40歲的青壯年,少部分則發生在兒童。

克隆氏症是什麼?原來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造成腸胃道慢性及反覆性發炎,處在成長發育期間的兒童,如果長期腸道發炎會造成營養吸收不良,影響生長發育。

陳德慶說,目前克隆氏症的發病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腸黏膜免疫調節異常、腸內共生菌種改變,飲食西化或環境壓力等因素有關。該病初期常被當成一般腸胃炎,治療無效,才會進一步透過大腸鏡檢查,再經切片確認。

陳德慶指出,克隆氏症侵犯位置從口腔到肛門,但較常發生在小腸或大腸,會以跳躍式的方式引起腸道潰瘍,反覆地潰瘍後會引起腸道狹窄、黏膜層如鵝卵石般突出、腸壁變厚、膿瘍等併發症。且全身上下都可能出現發炎,常見症狀包括腹瀉、腹痛、肛裂、血便、營養不良、貧血等,若未及早控制,恐出現腸道外症狀,如肝炎、關節炎、虹膜炎、葡萄炎等。

克隆氏症不易完全治癒,多數患者甚至需終身服藥。陳德慶說,克隆氏症急性期通常會使用類固醇治療,症狀較輕微者,可服用免疫調節藥物治療,但若症狀較嚴重,則需直接使用生物製劑並搭配傳統口服藥物;此外,如果連藥物保守治療都無效,須進一步轉診手術治療。

醫師提醒,若發炎情形較嚴重,飲食應以低渣飲食為主,避免容易刺激腸胃道的食物,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患者規律服藥一段時間後,常自覺症狀好轉,自行停藥,忽略定期服藥及回診追蹤,反而讓疾病惡化。

照片來源:亞大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以色列旅行團11台人晚間抵台 1女團員有呼吸道症狀後送就醫

口罩實名制放寬「多一片」! 3/5起成人7天可買3片、兒童5片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心臟病時常在人獨處的時候發作,心臟病發作時,知道該怎麼正確應對可以挽救你的生命。閱讀此文獲得更多信息。 了解危險信號 了解最常見的癥狀。心臟病最明顯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胸痛或是胸部不適,但是還有一些其他典型癥狀也需要你注意。 胸部不適常常出現在胸口中央。它可以被描述為沉重感,緊張,壓迫,酸痛,灼燒,昏...

閱讀詳情 »

由臺灣臺北市政府出資七億建造,委由北投健康管理醫院與北投老爺酒店共同打造的「臺北國際醫旅」於2014年12月20日正式開幕,以一條龍創新服務為訴求,為臺灣首創,期望能藉此營運模式將臺灣醫旅品牌推向國際。臺北國際醫旅共有12樓層,2至5樓為北投健康醫院、6至10樓是北投老爺酒店、11樓為體適能室和SP...

閱讀詳情 »

之前余苑琦出現在電視畫面時一直重覆說:我們家就只有我不菸不酒,不吃宵夜,為什麼是我?!林傑樑醫師的夫人指出,飲食中缺少了膳食纖維,現在的環境真的不是靠自然飲食就能保有健康了。影片只有4分多鐘,簡單易懂,值得一看。台中榮民總醫院王輝明醫師帶您探討:大腸癌怎麼發生 http://tw.gigacircl...

閱讀詳情 »

今年入冬首波寒流明來襲,氣溫將一路下滑,明晚至後天清晨、後­天晚上至週四清晨,中部以北市區低溫攝氏九度,沿海空曠處攝氏八度。醫師指出,天氣冷­要嚴防中風,有男大學生日前吃麻辣鍋、唱KTV,隔天上課發現眼前霧濛濛,就醫檢查證­實是眼中風。 世界衛生組織在20世紀70年代給出的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