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發現多處癌細胞 「雙鏡同步切除」保留功能、恢復快

發現多處癌細胞 「雙鏡同步切除」保留功能 恢復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歲陳女士原本因膝蓋痛要換人工關節,不料術前評估時發現肺部有腫瘤,雖然順利切除,但回診時卻又查出罹患胃賁門處有腸胃道間質瘤,考量腫瘤位置接近食道,手術過程恐傷及食道影響進食,內外科醫療團隊決定合作利用手術中胃鏡與腹腔鏡協作切除腫瘤,不僅可保留完整胃功能,且術後恢復良好,令家人相當安慰。

胃部手術憂併發症 微創手術恢復快

由於家屬曾聽鄰居轉述胃部手術後恐產生嚴重脹氣,影響後續喝水、進食,起初患者也擔心術後會發生同樣併發症,所幸醫療團隊醫術精湛,採用胃鏡及3D腹腔鏡同步協作進行微創手術,不但術後當天就順利排氣並下床行走,術後第二天就恢復正常飲水進食,術後四天順利出院。

定位腫瘤位置  精準切除病灶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杰表示,腸胃道間質瘤完整切除是基本原則,但當腫瘤位於胃與食道交接賁門處時,如何完整切除腫瘤,卻又不誤傷食道,避免手術後食道狹窄及術後吞嚥困難,才是治療關鍵所在。

經內外科醫療團隊討論,決定在開刀房由內外科醫師同步協作手術,由肝膽胃腸科張家熙醫師透過胃鏡清楚定位腫瘤位置,再由葉俊杰醫師在胃鏡同步監控下,避開食道入口以3D腹腔鏡進行微創手術,完整切除腫瘤。不但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也順利保留胃功能,讓患者術後恢復快速,並維持正常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獨活症候群」人數激增 當心引發健康危機!

糖尿病引發腎心病變能否逆轉? 及早介入是關鍵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若是身高較矮,年紀又進入青春期,相對治療上會較為困難。」目前正值開學時間,家長須留意學校發下來的身高成績單(健康紀錄卡)!高雄長庚兒童遺傳內分泌科主治醫師黃映樺表示,種種的研究都指出,生長激素缺乏的患者在骨齡年紀較小時,治療效果愈好。學校的兩個學期都會測量身高,所以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脾臟血管瘤是非常罕見的疾病,全世界不到百例,極為少見。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家輝表示,脾臟是血流很豐富的器官,脾臟血管瘤是一種脾臟中血管的內皮細胞有異常增生導致血管結構變異的疾病。根據文獻發生率極低,呼籲患者日常應避免劇烈運動,以免自發性破裂後,很可能造成腹腔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高雄報導】22歲的小佳(化名)長時間受子宮肌腺症所苦,每個月經期不僅嚴重經痛還伴隨經血過多,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求診時竟哭著求婦產科醫師幫她把子宮拿掉! 醫師考量到她年紀輕輕,未來仍可能有生育計畫,僅先協助施打停經針緩解症狀,然而停經針療程最多持續6個月,療程結束後又開始疼痛,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賴以玲/台北報導】由衛生福利部指導,立法院厚生會、聯合報、TVBS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厚生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辦,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承辦之「中華民國第31屆醫療奉獻獎選拔暨表揚活動」,將於10月29日下午4時30分於衛生福利部舉行記者會,介紹得獎人及得獎事蹟。 本屆報名收件5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