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發現它,解讀它,追蹤它! 肺結節「抓大放小」是手術原則

發現它,解讀它,追蹤它! 肺結節「抓大放小」是手術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0歲的女性,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肺部有十四顆大小不一的肺結節,如果全部予以手術切除,會嚴重影響她的肺功能。澄清醫院中港院區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杜承哲表示,「抓大放小、除惡安良」是手術的原則,因為小於0.5公分的肺結節,通常是不用立即手術切除,關鍵在發現它,解讀它,追蹤它!

健檢查出異狀 肺部結節不少

這位女性患者在肺部電腦斷層的健檢中,發現有兩個1.2公分的肺結節,而且是典型的毛玻璃樣病變,有明顯的惡性特徵,但同時又有十二顆小於0.5公分的肺結節,幾乎沒有惡性特徵,有這麼多肺結節,的確少見。

杜承哲醫師表示,在這種情況下,要把全部的肺結節切除,患者的肺功能就會不足,影響她日後的生活,同時,經過胸腔外科專業的判斷,小的結節為良性的機會高。決定手術切除較大且惡性的兩個肺結節,其他結節只要追蹤即可。在微創手術後恢復非常良好,已經追蹤三年也沒有復發的跡象,其他肺結節則如同預期,在追蹤過程中都很穩定也沒有變化,不需要切除。

胸部電腦斷層 檢查更精確

杜承哲醫師解釋,在胸部電腦斷層越來越進步、越來越普及的情況下,肺部檢查出有結節的比例,遠比只有照X光的時候要多很多。然而,肺結節的大小,和是否成為惡性腫瘤的機會,有很大的關係。一般認為,小於0.5公分的肺結節,要是惡性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在未來要變化成惡性或是轉移的機會也不高。

除了大小之外,肺結節的外觀特徵,以及它隨著時間的變化,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有些患者身上的腫瘤,也許只有一公分,但是惡性的特徵非常明顯,也應該要盡早手術;而有些患者的腫瘤是屬於惡性特徵很低的,要等到觀察有變化,才比較需要手術。

手術治療治癒高 繼續照常生活

杜承哲醫師指出,肺部長出肺結節,可能是人體遭到外界致癌因子如空氣汙染、抽菸、工作環境等,也有可能是自身基因或家族病史造成。而那位50歲的女性患者無抽菸也有運動習慣,竟出現十幾顆肺結節,最可能是自身體質或基因造成。

杜承哲醫師說,由於健檢儀器的進步,在肺部發現肺結節的個案越來越多,但其中可能只有少於一半的肺結節,需要立刻開刀!對不需開刀的患者,一定要依照醫師的建議做生活習慣的調整、飲食的建議,並接受門診追蹤。

【延伸閱讀】

白內障手術新選擇 「精準微脈衝」安全快速精準到位

邁進精準醫療時代! 出生就掌握藥物過敏基因 用藥更安心

慢性腎臟病新藥療效佳 臨床試驗提前終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2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文皆轉自每日好聞) 經常有女性糾結,女人是喝牛奶好還是喝豆漿好?有一種說法是:女人應該多喝豆漿,少喝牛奶。這種說法對麼?我們來看一下,喝牛奶的女人和喝豆漿的女人有什麼不同吧。     喝牛奶的女人     1、長喝牛奶的女人皮膚白嫩光滑不易長斑。 牛奶富...

閱讀詳情 »

圖翻攝自ts有的時候一活動就會聽見嘎巴嘎巴的響聲,這些響聲都是怎麼回事哪? 特別是很長時間沒有運動的時候,是因為身體哪裡出現問題了嗎?這些關節的響聲是因為我們什 麼問題引起來的,是因為有什麼疾病了嗎?今天我,我們健康小常識就為大家總結一個一些知識,這些生活小常識都是通過專業的醫療專家認可的結果,今...

閱讀詳情 »

一位居住在倫敦的人的親身經歷,他去巴基斯坦開會的時候,突然胸口劇痛,後來被醫院驗出來,他的三條心血管已經被嚴重堵塞,需要做搭橋手術。手術的時間是一個月以後,在這個期間,他去看一位治療師。 這位Hakim讓他自己在家中做一個食療,他吃了一個月。一個月後他去同一家醫院做檢查,發現三條血管幹乾淨淨,原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