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發現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別緊張! 體積小僅需追蹤

發現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別緊張! 體積小僅需追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是常見的良性腎臟腫瘤,大多無明顯症狀,發生率為0.5%至2%,又以40至50歲年齡層居多,其中七成為女性患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林崇智表示,僅有少部分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會合併一些罕見疾病發生,約有75%至85%結節性硬化症及50%患者至60%淋巴血管平滑肌增生症患者會出現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但在臨床上多為罕見疾病。

腫瘤若大於4公分 得需密集追蹤

一名45歲婦人,健康檢查時發現右腎有一顆2公分腫瘤,讓她一度非常擔憂,進一步接受超音波檢查,確診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僅需定期回診追蹤腫瘤大小即可。林崇智主任表示,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不會影響腎臟功能,除非是腫瘤大於四公分以上,就可能合併後腹腔出血導致反覆後腰疼痛、血尿等症狀,甚至嚴重造成腎功能異常,危及生命,仍不得輕忽嚴重性。

腫瘤越大得積極治療 避免破裂造成腹腔感染

林崇智主任說明,診斷上多採以腎臟超音波、腹部電腦斷層影像及腹部核磁共振影像等方式,特點是包含明顯脂肪組織的腎臟腫瘤即可確診,通常小於4公分腎臟血管脂肪瘤大多不需處理,但若為4公分以上則需密集追蹤,尤其腫瘤越大,速度每年直徑增加大於0.5公分,就需進一步治療,避免腫瘤破裂出血造成腹腔感染。

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屬良性 定期追蹤是關鍵

此外,若使用女性荷爾蒙補充的婦女,也得注意可能造成腎臟血管脂肪瘤變大及增加腹內出血併發症的風險。林崇智主任強調,民眾也不用過於擔心,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屬於良性腫瘤,並不會危及生病或引發併發症,但最重要仍是得定期接受腎臟超音波,才能確保健康無疑。

【延伸閱讀】

賞櫻「暴走」! 足底筋膜炎患者增 足醫:睡醒踩地會痛要當心

八旬老翁腿部傷口10年好不了 治療靜脈曲張終癒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高齡者需當心肌少症,易增加失能、臥床風險。根據台灣過去臨床研究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社區長者,約7-10%左右的民眾具有肌少症,相當於全台超過三十萬名長輩罹患肌少症。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主任,研究適合亞洲人肌少症的標準,坐下起立五次,若有困難就須懷疑是否罹患肌少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由中研院、國際知名藥廠主辦的「國際生醫加速器合作計畫」,決選結果出爐,共有8組生醫創新團隊脫穎而出,並將在3個月內獲得專業培訓課程。2019國際生醫加速器合作計畫,集結中研院、國際知名藥廠、台北醫學大學與成功大學,針對癌症、心血管、腎臟、內分泌代謝、呼吸系統疾病及數位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大陸一波沙塵暴伴隨東北風影響台灣,北部從30日早上起,空氣品質明顯變差,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監測資料顯示,共有18個監測站達到紅色警戒狀況,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近日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特別是氣喘患者,應多留意身體變化,視情況增加吸入劑頻率。   中央氣象局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傅婷/台中報導】許多人追求一張白淨無瑕的完美臉蛋,若臉上出現斑斑點點實在很惱人。皮膚斑點又以肝斑最難處理,日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交通大學光電學院攜手進行臨床研究,證實皮秒雷射不僅能改善肝斑狀況,且能減少細紋及臉部發紅,該研究結果刊登於歐洲頂尖皮膚醫學雜誌《JEADV》。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