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播力最高 台灣登《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

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播力最高 台灣登《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播力最高!疾病管制署與台大公衛學院林先和教授團隊合作,利用台灣前100例COVID-19(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的追蹤資料,發現確診者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染力最高,研究刊上《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

台灣研究 發病一週內病毒傳播力最高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日表示,該研究發現,被感染的接觸者跟指標個案接觸的時間大多落在指標個案發病後一週內,且以同住接觸者和家人親戚為主,顯示此病毒的傳播力可能是在剛發病時最高,一週後就開始下降。

指揮中心:口罩、社交距離很重要

此外,綜合近期國外學者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力的數理模型推估和病毒檢驗研究,可以推論病人最具傳染力的區間,可能就是落在發病前兩天到發病後一週左右。由於發病早期常不易察覺症狀或及時介入,因此適時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或維持必要的社交距離,仍屬防治策略中重要的一環。

指揮中心表示,根據這些研究發現,日後設計防治策略時,將可以更聚焦在發病前到發病早期的風險區間,並提供防疫政策更精準的調整參考,以有效利用公衛和醫療資源。

研究刊上知名期刊 有助世界防疫

《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為全球影響力極高的醫學期刊,刊登內容會被世界各國注意,各國醫界人士也以在此雜誌發表為榮。指揮中心指出,台灣不只再次獲得肯定,研究結果也有助於世界各國防疫。

【延伸閱讀】

對抗棘手「三陰性乳癌」別怕! 口服標靶藥物延長存活期

勿依賴氣喘急救吸入劑 醫:避免氣喘惡化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04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1名年約45歲的帶團導遊,因為蛀牙和牙周病的影響,上排牙齒僅剩下2、3顆好牙,以及少數因蛀蝕後殘餘的牙根,長期忙碌之下對於缺牙的狀況不以為意,前陣子因為疫情關係突然閒了下來,才決定要正視缺牙問題,經過牙醫諮詢最後採取All on 4的治療方式1日重建完成,終於找回「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心臟疾病長年位居台灣十大死因前三位,其中心臟衰竭屬於長期死亡率高的疾病,不過心臟衰竭在穩定用藥控制的情況下,患者仍可恢復到正常狀態,過著理想生活。一位年輕爸爸因為罹患三高又有抽菸習慣,三十多歲便被診斷出心臟衰竭,醫師發現他的心臟缺血情況嚴重,性命岌岌可危,妻子帶著兩個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減肥」是一生持續的「全民運動」。要將身上的肥肉減掉,最有效方法是「增加肌肉、減少脂肪」,營養師黃韋堯的團隊研發「優減442飲食法」,每天只要掌握黃金10小時的進食時間、吃對食物、搭配運動,就可以不挨餓,輕鬆地增肌減脂,越吃越享瘦,一個月平均減重4公斤。優減442飲食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肺癌篩檢共識出爐!台灣肺癌儼然已成新國病,加上許多患者確診多晚期,針對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LDCT)的適用對象、規範,醫界過去仍持續討論。對此國健署攜手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和台灣胸腔外科醫學會,共同編撰「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