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發病身軀逐漸動彈不得… 嬰兒死亡率最高遺傳疾病台灣也有400例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盛雯/台北報導

智力發展完全正常,卻會隨著年齡增長,導致全身運動神經元退化,身體的肌肉逐漸萎縮,根據統計,「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全世界嬰兒死亡率最高的遺傳性疾病,而在台灣,目前約有400多名患者,如何及早控制病程,維持運動功能,成為最大考驗,而健保從7月起將SMA用藥納入給付,可望造福近1成患者,在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中多一份助力。

根據全球估計數字顯示,每9000到1萬名新生兒就有1人罹患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

台灣神經學學會神經基因組醫師李宜中指出,SMA屬於基因遺傳疾病,每40到50人約有1人為SMA帶因者,雖帶因者本身不會發病或有任何症狀,但同樣帶有SMA基因的夫妻,每胎約有25%機率產下患有SMA的寶寶。

SMA患者因為運動神經元的退化,最後會導致肌肉逐漸軟弱無力及肌肉萎縮,不但行走和進食都將有困難,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致死。李宜中說,雖然8成的患者在3歲以前發病,仍有部分SMA患者在成年後才發病。

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理事長鐘育志說,多數SMA患者於嬰幼兒時期發病,智力發展完全正常,然而,身體狀況卻會一路隨著年齡增長及疾病進程退化,每天都要面臨身體逐漸退化、喪失運動功能,被剝奪行走、自行照顧能力,直到最後無法自主呼吸「只能看著動彈不得的身軀,生命漸漸地流逝」,也因此當新手爸媽得知寶寶確診SMA時,其心情往往常人無法理解。

李宜中指出,對於SMA的患者及家屬而言,時間就是最大的考驗,若能盡早用藥,可望維持或改善運動功能發展,不致繼續惡化,好消息是健保第一個SMA用藥自7月1日開始納入,給付條件為年齡為6歲(含)並且於1歲前發病確診,或只有兩個SMN2基因數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皆可申請給藥,預估可造福將近1成的患者。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口罩定額徵用政策不退場! 指揮中心拍板延長至12月底

台灣解封後懶戴口罩? 「短短1周類流感門急診雙升」疾管署急了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文.理周生技 理財周刊創辦人洪寶山一生致力於理財投資,以專業團隊協助投資大眾專業分析,尋求好的投資標的物,幫投資大眾創造無數的財富,在協助理財投資過程中,歷練人生創造財富的真諦。真正的財富不僅是物質層面的,人生還有很多價值要實現,洪總裁特以推動「理財」、「理善」、「理健康」三個層面的概念,「理」就是...

閱讀詳情 »

在台灣每兩位學齡前兒童就有一位蛀牙,學齡兒童蛀牙律高達七成(台北市2015年衛生局統計資料),由此可知,爸爸媽媽對孩童的口腔保健知識不夠深入,保護口腔,不僅僅是早晚刷牙即可避免的哦! 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蛀牙呢?最主要的原因無非就是飲食。牙齒的表面附著著一層牙菌膜,0-6歲的幼兒時期就開始食用母...

閱讀詳情 »

  當小朋友開始咳嗽、流鼻水的時候,很多爸媽心中都會有疑問,到底是感冒呢?還是過敏呢?一般家長的想法是如果是過敏,應該都不需要吃藥,可是如果是感冒,就會想要找醫師看看,那到底過敏跟感冒如何區分呢?其實這個這兩者有時不好區分,因為症狀常常重疊,下面簡單做一個比較表   ...

閱讀詳情 »

尿失禁是種症狀而非疾病!人體排尿是一連串複雜的過程,牽涉到肌肉的緊縮與放鬆,只要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容易出現漏尿的狀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泌尿外科黃建榮醫師表示,尿失禁的狀況在臨床上的確是女性多於男性,但男性也可能會有尿失禁的困擾!  臨床上,女性出現尿失禁的比例較男性更高,起因多來自於骨盆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