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發芽食物能不能吃? 營養師整理1張圖讓你秒懂

發芽食物能不能吃? 營養師整理1張圖讓你秒懂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有些食物發芽後總是糾結到底能不能吃,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食物發芽都不能吃,有些食物甚至發芽後更加營養,以下營養師王貞云教大家那些食物可以食用、不能食用,挑著吃營養更加倍。


發芽後不能吃 當心存在毒素


●馬鈴薯: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茄鹼」,這是1種天然毒素,因特性耐高溫,即使切除牙體或經過高溫烹調後,仍會有毒素存在,食用後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可能導致意識不清,因此發芽後不能食用。建議馬鈴薯買回來放在陰涼通風處,若放冰箱或曬到太陽,反而會更容易發芽。


發芽後仍然可以吃 但營養價值降低


●薑:平常購買的薑其實都已經有芽眼了,而發芽後的薑內部通常較為乾癟、纖維粗糙,但並不會產生毒素,可安心食用。


●花生:若新鮮花生發芽但沒有發霉是可以吃的,但當花生在潮溼的環境下,除了會發芽外還容易發霉,這時就會產生黃麴毒素,是1種很強的致癌物質,即使加熱也不容易被破壞,且可能會導致肝癌,建議丟棄勿再食用。


●地瓜:地瓜是食用「塊根」,所以即使發芽了仍可食用。但因發芽後,養份會供應到芽眼,所以口感會變得較差,也會營養價值也會減少許多。


●紅蘿蔔:發芽後不會產生毒素可安心食用,但因發芽會降低甜度與營養價值,會變得比較沒那麼好吃。


●洋蔥:洋蔥發芽後口感會變差,但不具毒素,一樣可以放心食用。


發芽後不但可以吃 營養價值更高


●大蒜:王貞云營養師表示,大蒜發芽後就是蒜苗,含硫化合物會變高,進而形成穀胱甘肽,是抗氧化酵素的重要成分,可協助細胞抵抗自由基的破壞,提升免疫力與抗氧化力,還能幫助代謝,故大蒜發芽後營養價值更高。


●黃豆:黃豆及黃豆芽屬不同類,營養價值也不同。黃豆是豆類,是優質的植物蛋白質來源,可協助降低膽固醇濃度。國健署也將每日飲食指南中的「蛋豆魚肉類」修改為「豆魚肉蛋類」,以示豆類是蛋白質優先攝取的重要性。而黃豆芽是屬於蔬菜類,富含膳食纖維,在芽類菜當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與β-胡蘿蔔素,所以營養價值與黃豆相比較為不同。


●芽菜類:芽菜類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熱量低,屬高纖低卡的食物,是體重控制者很好的蔬食攝取來源,營養師建議可跟其他蔬菜一起食用,達到均衡效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倒吸鼻涕不擤出來 下場可能導致內耳積水耳鳴嗡嗡響
▸老人缺牙無法正常進食影響身心 牙醫師分析解決策略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衛福部「細胞治療技術資訊專區」改版上線 資訊更完整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知名藥廠「杏輝」出包,食藥署7月GMP藥廠例行查廠發現,該藥廠所生產的6項藥品在持續安定性試驗上不合格,也就是效期未到,但藥品的主成分含量卻降到8成以下,影響治療效果。 這6項藥品分別為「杏輝布咳樂液」及「若蘭仙施面皰凝膠」2款處方藥;「杏輝欣吉視點眼液」、「杏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桃園市再增登熱本土病例!1名70多歲居住在桃園市龜山區男性,9月8日突然身體覺得忽冷忽熱與發燒狀態,到新北市診所就醫,因症狀持續且頭痛,9月11日到同1個診所就醫,立即轉至醫院住院,9月12日肢體出現紅疹,登革熱NS1快篩陽性,採檢確認感染第1型登革熱,目前住院治療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由菲律賓入境民眾,確診新冠肺炎再增1例(第499例)。指揮中心確認第499例不論在當地與入境時都沒有症狀,同班機接觸者17人,9月9日曾在菲國接觸同樣要來台10人,目前正確追查名單,一旦確認將列居家隔離對象。 20多歲菲籍女入境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隨著人口老化提高,台灣65歲以上人口更是在2013年底突破12%,人口老化速度遠大於歐美國家。初步估計台灣60歲以上人口,16%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又以女性居多。因女性在停經之後骨質會快速流失,而在台灣,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受到骨質疏鬆的影響又更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