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白內障術後要清晰 慎選人工水晶體

白內障術後要清晰 慎選人工水晶體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七十多歲的爺爺,因為視線模糊就醫,檢查發現是白內障需要開刀治療,一般驗光機檢查有散光50度,但在手術前另外用角膜地形圖檢測發現,散光超過250度,誤差好幾倍!所幸經由選擇正確的散光矯正型人工水晶體之後,日前回診檢查只剩25度,裸視達到0.9,術後不再需要整天戴著眼鏡了。

收治這名病患的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眼科主任王璋驥說明,手術時會使用更精準的儀器針對角膜測量,由於與一般驗光機測量方式不同,才會出現如此落差。但民眾通常都是由驗光機檢驗,會以為自己沒有散光度數,手術時才發現,可能會影響到人工水晶體的選擇。

白內障手術主要為更換人工水晶體,人體原本的水晶體具有調節能力與過濾部分藍光功能,一旦換為人工水晶體,便會喪失此部分功能。目前人工水晶體的選擇有健保給付與自付差額,雖然耐用程度相仿,但是傳統人工水晶體無法完全處理屈光問題,術後仍須配戴眼鏡;隨著科技進步,新式的人工水晶體較為精密,與傳統差別在於非球面設計,可過濾藍光以及可改善散光和老花眼,術後有八成患者能完全脫離眼鏡的束縛。

有許多白內障患者選擇人工水晶體時,會以為少出門和佩戴墨鏡便可以避免藍光;王璋驥主任表示,無論室內外,只要有光線的地方就會有藍光,而且墨鏡也只能阻擋眼睛正前方的光線,千萬別忽略光線是來自四面八方,惟有眼球內的水晶體才能全方位的保護。

王璋驥主任並提醒,很多白內障患者在手術後,原本無老花眼者,也會因為近視經過矯正,而在術後出現老花眼;所以,白內障患者在選擇人工水晶體之前,務必要了解差異並與眼科醫師充分討論,才能避免術後反而要配兩副眼鏡的窘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259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news.cctv.com)   長壽的秘訣到底是什麼?各種說法眾說紛紜。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揭開了其中的奧秘,原來,我們誤解了長壽秘訣這麼多年!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莉莎白等總結出的長壽之道有三項,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占25%,其他占2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台中市一名六十歲婦女,近三個月比較操勞,晚上又睡不好,某天醒來耳朵竟開始嗡嗡作響。本以為過兩天就會恢復正常,未料耳鳴聲揮之不去,睡眠品質變得更差。經連串聲學檢查,證實為沒有聽力缺損的耳鳴,隨後靠著中西醫聯手治療,一個月內耳鳴音量已小很多,最起碼改善到能一夜安眠。 中國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女人心」難捉摸!一般心臟病的症狀有胸悶、胸痛、氣喘,但女性的生理、結構上的與男性大不同,有些「非典型」的症狀,如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都可能是心臟病徵兆。醫師指出,尤其更年期、乳癌及紅斑性狼瘡患者,發生心臟病的風險較高,呼籲女性要特別留意。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許多人以為微波爐產生的電磁波,容易使食物產生有害物質或殘留放射性的物質,對人體產生毒性或致癌性。事實上,至今除了因微波食物加熱不均勻,而造成民眾咽喉燙傷的案例之外,尚未有實驗證明微波食品的毒性作用。 甚至有不少研究指出,從營養成分來看,微波烹調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