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百萬網紅夫妻「冬眠」養病 憂鬱症不復發!醫師建議這樣做

百萬網紅夫妻「冬眠」養病 憂鬱症不復發!醫師建議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知名網紅理科太太拍攝影片,哽咽宣布要暫時休息,和罹患3年憂鬱症的先生John一起養病。理科太太說:「John生病了,我因此不理解他一段時間。」憂鬱症形成原因很多,他是因為腦內血清素分泌不足、荷爾蒙不平衡,所以無法像我們一樣判斷事情,每天都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光是今年憂鬱症就發作6次!

要治療就治到好 此生有一半機會不發作
亞東紀念醫院精神科主任潘怡如醫師表示,第一次憂鬱症發作時,有沒有好好吃藥,以及放鬆身心不要有過大壓力,是決定日後會不會再復發的關鍵因素。根據研究顯示,得過憂鬱症的病人治癒之後,再復發的機率為50%。學會紓壓、保持良好人際關、不要有過大壓力,那就有一半的機會,此生有可能不會再發作。
自行停藥沒治好 發作2次復發率高達80%
但是,很多憂鬱症患者,在單次症狀發作時,沒有用藥療程達6個月以上,潘怡如醫師說,有些患者常常自行停藥,後續發生憂鬱症情形就會更高。例如憂鬱症患者20歲發病,25歲又復發,那之後憂鬱症再發作的比例,就高達80%。也就是說憂鬱症一定要遵照醫囑用藥,要治療就治到好,否則復發的機率反而更高。
名人坦承患憂鬱症 鼓勵其他患者勇敢面對
另外,John也在影片中說明,為了小孩我們會試著慢慢好起來,也試著解決我們的問題,向大家坦承有憂鬱症或其他身心問題,並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我們要抬頭挺胸,然後更堅強的回來,重新拍攝影片,給支持我們的粉絲觀看。
得憂鬱症不可恥 醫建議家人多傾聽陪伴
家裡有憂鬱症的患者,照顧者要體諒理解對方;潘怡如醫師提醒大家,生病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外界不需要污名化,反而要鼓勵家人好好就醫。同時避免言語過度刺激對方,及早就診不但能快一點好,降低復發風險,也比較不會在生活當中,產生難以彌補的裂痕。

【延伸閱讀】

血管疾病不容忽視 主動脈、周邊血管新科技 治療再升級

偏鄉C肝微根除計劃 雲林縣口湖鄉先行一步

癌症骨轉移可治療 高醫辦骨勵加油站做衛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40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國內大型宗教盛事大甲鎮瀾宮媽祖遶境活動,自6月11日深夜展開,一連9天8夜的媽祖遶境活動,需來回徒步300多公里,對於陣頭、信徒、工作人員來說可是項大考驗。物理治療師鄭融提醒,長時間步態不穩,可能引發膝蓋痛、腳痛,民眾應注意自身走路姿勢。 鄭融表示,長時間走路,腳底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女子前往醫美診所施打雷射,想要改善痘疤,術後自行塗抹蝸牛原液想加速癒合,沒想到竟然狂冒痘痘,整張臉慘不忍睹!許多民眾紛紛詢問皮膚專科醫師,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對此,皮膚科院長林亮辰醫師說明,此案例並非雷射造成的傷害,而是由於患者使用成分複雜的保養品,導致產生不良反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怎麼樣才能配到一副舒適且清晰的眼鏡呢?台灣配鏡需求大,不同年齡層都有不同的視覺需求。年輕時度數帶錯,易造成視覺疲勞,尋找適合的驗光師相對重要。康寧大學視光科林蔚荏講師表示,完整的驗光,不僅可以了解眼睛的狀況,更可得到正確的度數,提醒民眾,盡量尋找職業登記的驗光師,比較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菸害為國人頭號健康殺手,十大死因幾乎都和吸菸有關。菸害也是全世界可預防性死因的第一名,更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另據研究指出吸菸者平均壽命比不吸菸者足足少了十年,可見菸害傷身有多大。吸菸與否壽命影響大 雙胞胎差異看分明安南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