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皮膚黑點病灶難判別 AI系統輔助降低誤診率

皮膚黑點病灶難判別 AI系統輔助降低誤診率

該如何分辨是老人斑還是皮膚癌?最近陳老先生臉上冒出1塊斑點,另一半說那是老人斑,但他仍擔心可能是皮膚癌,至皮膚科門診就醫,經過「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技術分析,確定只是斑點,才終於放心。

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詹智傑指出,不少門診個案係因皮膚長出黑痣、斑點或原有皮膚發生變化而就醫,一般只需有經驗的醫師肉眼判斷就能確診,但臺大醫院醫神計畫團隊與威強電集團威聯通共同開發「皮膚科疾病分類(AI-CDSS系統)」技術,利用人工智慧演算法,以國人常見皮膚狀況與變化為基準,並依據實際病理切片報告為訓練標準答案,採用3種知名的深度學習架構Inception V3、NasNet、Inception ResNet V2之模型分析結果。

在第1階段測試資料驗證時,準確度已達9成,綜合分析每1張影像後,系統以疾病可能性的長條圖形式,快速提供判讀結果供臨床醫師參考,作為初步快篩良、惡性腫瘤的輔助系統。詹智傑表示,目前可以透過此平台自動判讀皮膚科5大類疾病,分別為:

(1)基底細胞癌(BCC)
(2)黑色素瘤(Melanoma)
(3)鱗狀細胞癌(SCC)
(4)痣(Nevus)
(5)脂漏性角化症/老人斑(SEB K)


前3類屬於惡性皮膚腫瘤,但有時常與後2類良性的痣或老人斑難以區別,現在輔以智慧判讀,就能協助醫師臨床診斷,減少過度或不足的後續檢驗,帶來醫病雙贏。

執行時僅需將病人皮膚病灶處拍照,上傳至系統分析,幾秒內就可以在手機上顯示判讀結果,於醫師臨床診斷時快速提供類似第2專家意見。除了門診實際應用,目前也持續蒐集新影像資料,進行下一階段模型訓練與驗證,希望擴及其他皮膚疾病。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預防愛滋有新招!疾管署宣布,11月起推動愛滋預防性投藥計畫,預計提供1000名高風險行為者接受PrEP藥物,可維持安全性行為,並有效避免感染愛滋風險,防護效果最高達90%。 PrEP藥物 有效避免感染愛滋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暴露愛滋病毒前預防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47歲的朴教授,2007年開始發現右耳下有一顆腫瘤,經診斷為腮腺腫瘤,因工作繁忙,無法定期就診,近5年腫瘤逐漸大到影響外觀,韓國醫師建議進行腮腺切除手術,但會犧牲顏面神經,導致顏面神經麻痺,即使保留顏面神經,術後也會傷害到顏面神經,朴教授遍尋韓國和美國的名醫,但都得到相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加拿大約克大學、中國西安交通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如果用疫苗預防登革熱,很容易造成茲卡疫情爆發。研究認為,注射疫苗可能造成一些問題,如果想要預防登革熱、茲卡病毒散布、造成感染,最重要的,還是要搭配控制病媒蚊、消滅病媒蚊。 登革熱疫苗 可能造成茲卡病毒擴散 全世界約有三分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8歲的中信兄弟棒球隊打擊手蔣智賢,高三那年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原本抱著能打一天棒球、是一天的心態;自從他學會密集監控血糖,每當血糖過低就喝果汁控制,以積極正面態度面對,如今與糖尿病和平共處。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每年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中華民國糖尿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