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正確動作擤鼻涕 避免感冒併發中耳炎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幼稚園孩童,因感冒後出現咳嗽及流鼻水症狀,3天後發生耳朵疼痛的現象,至聖保祿醫院確診感冒引發中耳炎;醫師提醒,氣溫不穩定,民眾容易誘發氣喘、感冒、呼吸道相關及心血管疾病,正確擤鼻涕方法,可避免引發中耳炎或鼻竇炎相關併發症。

聖保祿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吳俊璟醫師表示,2月是耳鼻喉科病患的高峰期,其中以感冒併發鼻竇炎、支氣管炎或中耳炎的病患居多。民眾感冒後經常流鼻水,而感冒時間如超過一周,鼻水變成黃濃的鼻涕,就可能引發鼻竇炎。若有發生中耳炎的症狀,大部分急性中耳炎只要藥物治療即可痊癒。

感冒時擤鼻涕的方法也非常重要;吳俊璟醫師指出,擤鼻涕若方法不對或倒吸太用力,把細菌、膿鼻涕經耳咽管帶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炎、中耳積膿、聽力下降的可能。而正確擤鼻涕方法應慢慢、輕輕擤,不能過分用力,不能把兩側鼻孔捏住,應該壓住一側鼻孔,適度地將鼻涕擤出後,再換另一側鼻孔。

吳俊璟主任呼籲,鼻腔內一旦有鼻涕感覺,最好儘快清除,幼童因鼻小不容易捏擠,家長可用棉簽輕輕地插入鼻腔,以轉動方式把鼻涕捲出來,如果鼻涕太濃不易流出,可以尋求醫師協助,以抽吸器將鼻涕抽出,緩解不適症狀;另外,也應避免經常用手指挖鼻孔,因為可能會損傷鼻黏膜,且還可能將細菌帶進鼻腔,導致鼻頭黏膜發炎或流鼻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6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每個孩子呱呱墜地後,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貝,但對新手爸媽來說,這個神奇的小生命,何時該接受哪些疫苖注射,早期都只能依賴手冊或俗稱黃卡的記錄,偏偏資訊相當有限,甚至可能因一時忙碌錯過疫苗注射日期,而不知所措。有鑑於此,疾管署與HTC共同開發「萌寶日記」APP,民眾可透過簡單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戀人分手總說「心痛得快死了」,但心痛,真的會致死。因電影「海角七號」爆紅的茂伯,因心肌梗塞猝逝,隨後又有幾位政治人物、作家因此離世。而現在正值秋冬交替之際,更是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邱冠明副院長表示,心肌梗塞一點都不可怕,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做好血壓、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我又沒問題,為什麼要帶我來醫院,明明是先生跟外勞亂搞,為什麼要來醫院讓家醜外揚?」陳婆婆氣沖沖地說。陳婆婆的兒子、媳婦說,婆婆近年來記性越來越差,一開始常忘了東西放在哪,煮菜時也會忘了加鹽巴,逐漸走味;最後竟然出現半夜不睡覺,衝到先生房間敲門,表示她懷疑先生與外勞有不...

閱讀詳情 »

有關專家研究認為,人的生命週期大致可分為幾個階段: 以下圖片來源 0—35歲為人生的最活躍期,身體的組織器官從開始發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總的趨勢是積極上升的,所以稱健康期。   36—45歲人的生理功能從峰頂開始下滑,部分器官開始衰退,比如動脈硬化開始形成,糖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