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盤點新手爸媽煩惱4大問題 國健署有請專家來解答

盤點新手爸媽煩惱4大問題 國健署有請專家來解答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女人愛美,連當孕媽咪也希望自己還能美美的,最好可以「養胎不養肉」,從背影看,絲毫不見任何「孕」味。國健署調查中發現,6成7女性想知道孕期如何養胎不養胖,專家建議,可請專業營養師做營養諮詢,每天量體重,整個孕程增加10至14公斤最為適合。


國健署在109年8月8日至109年8月15日針對全台各地的準爸媽們以網路方式蒐集在孕前準備、懷孕照護、產後照護及孕產婦心理健康等4大主題的問卷調查。


全台共有20縣市超過3,000位爸媽參與此項活動,結果顯示,高達9成擔心孕前檢查是否都做對了嗎?7成想知道讓母乳源源不絕的實用技巧,6成7想知道孕期如何養胎不養胖?


盤點新手爸媽煩惱4大問題 國健署有請專家來解答

▲懷孕期間建議攝取天然食物並均衡飲食。(資料來源/國健署;圖/NOW健康製作)


控制體重應攝取天然食物、均衡飲食


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仇思源表示,門診中,常有孕婦詢問如何控制體重,擔心生產之後,再也無法回到原本的身材,甚至少部分孕婦在孕程中嘗試減重、嚴格控制體重,但這是相當危險的事情。


仇思源建議孕婦,應該力求飲食均衡,少吃熱量偏高的外食,多攝取深色蔬菜、全穀雜糧,在醫師及營養師建議下,服用維他命等保健食品,就能控制體重在正常範圍,且不影響胎兒發育。


盤點新手爸媽煩惱4大問題 國健署有請專家來解答

▲產檢並非全部都要做,自費項目建議諮詢醫師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檢查項目。(資料來源/國健署;圖/NOW健康製作)


產檢建議諮詢醫師再選擇自費項目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簡任技正陳麗娟表示,目前國健署補助每位準媽媽10次產前檢查,請務必定期產檢,確保母嬰健康。至於目前醫療院所提供自費產檢項目眾多,則需與醫師多多溝通,依實際需求,來決定是否加做檢驗。


盤點新手爸媽煩惱4大問題 國健署有請專家來解答

▲8個小技巧不讓寶寶吃不飽。(資料來源/國健署;圖/NOW健康製作)


8個小技巧讓母乳源源不絕


許多準媽媽們擔心奶水不足或寶寶吃不飽,以致放棄母乳哺育,陳麗娟說,母乳是上天給寶寶最好的禮物,只要掌握以下8個小技巧,就能讓母乳源源不絕。


1.生產醫院能協助。
2.早期哺乳要落實。
3.正確含吸莫遲疑。
4.寶寶想吃就要餵。
5.餵奶時間不限定。
6.夜間哺餵泌乳旺。
7.心情放鬆輕鬆餵。
8.手到擒來是母乳。


盤點新手爸媽煩惱4大問題 國健署有請專家來解答

▲新手爸媽容易感到緊張與壓力,育兒親職網協助新手爸媽快速上手。(資料來源/國健署;圖/NOW健康製作)


新手爸媽免驚!育兒親職網來幫你


新手爸媽難免感到緊張與壓力,陳麗娟提醒,國健署網站設有孕產婦關懷網站查詢孕期照護資訊專區,社家署則有「育兒親職網」,協助新手爸媽提升親職教育知能。


此外,民眾如有任何孕前、孕期及產後的問題,也可撥打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0800- 870-870,將由專業人員解答及主動致電回覆,歡迎準爸媽們多多利用。


更多NOW健康報導
▸人工植牙技術日新月異 科技輔助「植」得安心有保障
▸當安眠藥遇上4大類飲食 交互作用恐踩地雷「藥」當心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7月屢創高溫的台灣已成紅通通的「烤番薯」,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發生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症狀,可能是心臟病徵兆;另更年期女性可能出現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心!吃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也會中毒!食藥署日前接獲通報,有4位民眾疑似誤食自己栽種的不明植物,引發食品中毒的案例,對此,食藥署也特別提醒,一般民眾不易分辨植物是否具有毒性,因此不要自行種植來歷不明的植物食用,以免引發食品中毒。餽贈不明種子 卻是有毒植物有民眾將親友餽贈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5歲的陳伯伯因為解便困難,到醫院求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在乙狀結腸有個3公分的腫瘤,電腦斷層確定沒有其他器官轉移後即接受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報告發現23顆局部淋巴結中有5顆有癌細胞轉移。腫瘤科醫師評估需要接受六個月的輔助性化療,但陳伯伯覺得奇怪,不是說手術很成功,開得很乾...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根據衛福部公布108年國人10大死因,癌症已連續38年蟬聯首位,其中口腔癌的平均死亡年齡僅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了10年以上,屬年輕型癌症,且發病到死亡的時間較短,而香菸與檳榔就是口腔癌的最大兇手! 中醫師莊振杉表示,口腔癌是發生於唇部、頰黏膜、牙齦、舌部、口底、顎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