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看清前因後果 情緒該發更該轉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看清前因後果

情緒該發更該轉

宇宙沒有莫名其妙的事情,所有的事件都有前因,才會產生後果。

許瑞云

 

*波士頓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公衛學院營養學及流行病學碩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運動生理學學士。

*美國老人醫學學會會員、美國內科學會會員、美國身心靈全人自然療法(ORI)會員。現任財團法人佛教慈濟綜合醫院一般醫學主治醫師。

*著有《哈佛醫師養生法》、《哈佛醫師養生法2》、《哈佛醫師心能量》、《能量運動DVD》、《神奇情緒療法DVD》。最新著作《轉念,與自己和解︰哈佛醫師心能量2》。

看清前因後果 情緒該發更該轉

心念帶動情緒,所以我們要處理的不該是情緒,而是心念。

轉念,是用更寬廣的思維,來看清事情。

近幾年的天氣異常,看似天災的破紀錄的極端的氣候一再出現,然而「天災起於人禍,人心不改,環境也會一直惡化下去。」許瑞云描述,意識心念會帶動能量,除了左右情緒與身體的內在小乾坤,也會影響外在環境的大乾坤。

「水災大多和貪念過多有關,貪念會造成水的能量調節不順。」包括價值觀被物質化,讓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喜新厭舊的速度太快、大量使用拋棄式的物品,除了製造越來越多的垃圾,也快速地消耗資源。

「越來越高的氣溫,或是動不動就發生火災,都和嗔念有關。」嗔,就是生氣的情緒。許瑞云說明:「貪和嗔對我們的生活影響很大,想要卻得不到會生氣,或來的不是自己要的也會生氣,這些集體生氣的能量如果夠多的話,就會造成大乾坤的災害。」

如果反應在身體上,生氣容易帶來發炎的現象,包括關節炎、感染、癌症等,都是慢性發炎引起的。「有的貪念還會帶來不安全感,擁有了還想要更多,容易覺得不滿足。身體也會反應心理,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安全的立足於大地,而帶來擴張的身體,變得過胖。」

每一個事件

都有它的前因

許多社會新聞常引發大眾的悲傷和生氣的情緒,容易為這些不公義的事件感到忿忿不平。許瑞云以能量的角度來說明:「有的人出生在三餐都無法溫飽的家庭,但有些人卻是含著金湯匙出生在富豪之家,每個人的因緣不同。當一個社會事件發生時,我們只看得到表面的故事,不能夠明瞭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所以會認為這件事情發生得莫名其妙。但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和空間拉寬,包括所有參與的人事物和前世今生的因果關係等,我們可能會得到全然不同的結論了。」

看清前因後果 情緒該發更該轉

「宇宙是個能量場,所有的發生都是依照能量的流動現象,所以並沒有所謂莫名其妙發生的事情。」許瑞云解釋:「大部分的時候,是因為我們看不到能量的變化罷了,所以不知道事件是怎麼牽連吸引而來的,才會覺得莫名其妙,所以也無須為所謂的『不公義』或『不公平』而動怒。」

不抗拒事實

找出適應方法

這些我們看到的事件「後果」都是已經發生的事實,如果抱持「這個事實不應該存在」的心念,就是陷入無明的狀態,也容易產生不滿的情緒。「跟事實爭論的人,是百分百的輸家。」許瑞云說:「接受事實,同時不需要與事實爭論,就不會因為事實和自己的期望不同步而卡住。」

當然認清「事實」,並不是凡事認命、放棄掙扎,而是學著不抗拒事實。許瑞云舉例:「同樣面對發生意外而失去了一條腿,如果一直抗拒接受這個事實,認為自己怎麼那麼倒霉會發生意外,整天怨天尤人,成天希望自己如果能夠不發生意外和少一條腿就好了,整天無力的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其實,如果能夠換個方式,先接受少了一條腿這個事實,再來想辦法適應這個狀況,例如:裝義肢或坐輪椅等,還是可以行動自如,只是有時候會比較不方便罷了,但還是可以有很美好的生命的,這樣就不會繼續沉浸在無力的痛苦中。」

歡慶●共享●呈現

【免費入場_最高規格的身心靈活動】

魅麗10週年慶
邀請你 陪我們一起來
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值得擁有最好的,
邀請大家在這一天貢獻自己的所學、所愛、才華、作品與天賦將心靈活動藝術化。

生活理應是輕鬆的、好玩的、共享的,生命本該是輕盈的、觀樂的、服務的。
這一天,我們將提供更多真實的體驗,邀請大家一起來《看見天真●找回天真》

2017.10.29 (日) 11am-7pm 華山文創園區<C1館> 免費入場

 

看清前因後果 情緒該發更該轉

【《魅麗雜誌120期/9月號》。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中風阿公的精采人生提案:賈伯斯最推崇的心靈大師告訴你,接受生命的脆弱,你會活得比你想像的更快樂(Still Here) 【內文試閱】兩塊半的新身分【內文試閱】鍾巴赫的外套【內文試閱】驚!彈不回去的皮膚【內文試閱】凱迪拉克的成功迷思【內文試閱】孝順女兒的投訴 凱迪拉克的成功迷思  &nbs...

閱讀詳情 »

口述整理=陳怡璇 攝影=李昌元  自我們出生的那刻起,「內在小孩」所包含的各種情緒感受和需求欲望也隨之開展,是人與生俱來且終身相隨的課題。然而,成長過程中,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教育體系和主要養育者,未必那麼瞭解、貼近這「人性基底」,當他們待以錯誤方式,使其部分遭受否定或拒絕,種種負面情緒...

閱讀詳情 »

瑜珈是紓壓放鬆的第一選擇,上課時,什麼都不想,聽著音樂,跟著老師的安排的口令進行,最後以大休息收尾,身心靈獲得了完全的釋放。 柔軟的髖關節可以緩慢背部疼痛,帶來更靈敏的步態,甚至可以改善腿部的血液循環。然而,也存在更多微妙的好處。我們將壓力及負面情緒全部HOLD住在骨盆中,像是恐懼、內疚及悲傷。若我...

閱讀詳情 »

上班工作精神差 7種方法助提神 上班族壓力很大,每天面對沉重的工作壓力、過長的工作時間特別容易感到疲勞,想趁無人發覺的情況下打個小盹吧又怕被發現,這時候應該怎麼做呢?   1、黃金三角胸腺 還可以從頸部下方到乳頭劃出黃金三角胸腺,用手指輕敲這個區域,能夠舒緩胸悶鬱結之氣,有助於胸闊氣順,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