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舒壓★別了抱怨

【9月發行人】1P

別了抱怨

我母親是個擅長「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人,她稱許自己有什麼就說什麼,十足有話直說。你說,這有什麼不對?

說話,只要聲帶沒有出問題,誰都能發出聲音表達,這麼重要的溝通工具,為什麼沒有人教我們如何善用它,把話說在對我們有幫助的地方?只要有點覺知的人都知道,抱怨除了提供烏煙瘴氣的環境之外,真看不到什麼太大建設性。

別了抱怨

之前一本暢銷書《不抱怨的世界》作者倡導21天的練習,用紫色手環提醒自己有多麼習慣於抱怨,引起許多人關注。如果問,學習心理學對我最大的改變是什麼?我會說:停止抱怨。

我深信吸引力法則,研讀許多量子力學研究,好心情吸引好事,壞念頭吸引壞事深植我心。抱怨,對我們實在一點好處都沒有。

有人問,難道我就不應該說實話嗎?問題是,表達何須抱怨?說出想要的,問出想知道的,不就好了嗎?抱怨,通常帶出來的是怨氣,而非解決問題的誠意。

除了不想跟母親一樣,加上學習心念轉換多年,我看到越來越多人願意朝解決問題的方向前進,我必須為這些朋友歡呼,說聲:這個世界有你真好。

有一則故事我銘記在心。

多年前,莉亞羅勃茲在某個專訪時提到,一次在沙漠中拍大堆頭的電影,參與者都是當紅的大明星,當下每個人都在抱怨太陽酷曬,唯獨看到鄉村歌手陶莉芭頓非常優雅地坐在角落。她好奇地走向她問說,「你不熱嗎?」「熱啊!」羅勃茲繼續說,「我只是很好奇為什麼沒有聽到你抱怨。」芭頓看著她說,「從小我最大的希望就是當一個明星,今天我已經是了,我沒有什麼好抱怨的。」不知為何,當時二十歲的我被這段話深深感動。

仔細想想,沒錯,今天我所擁有的,都是小時候心願的實現,我真的沒什麼好抱怨的。就算遇到難題,也是隨著理想實踐而來的難題,既然如此,面對就好,不用抱怨了。

【免費入場_最高規格的身心靈活動】

魅麗10週年慶
邀請你 陪我們一起來
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值得擁有最好的,
邀請大家在這一天貢獻自己的所學、所愛、才華、作品與天賦將心靈活動藝術化。

生活理應是輕鬆的、好玩的、共享的,生命本該是輕盈的、觀樂的、服務的。
這一天,我們將提供更多真實的體驗,邀請大家一起來《看見天真●找回天真》

2017.10.29 (日) 11am-7pm 華山文創園區<C1館> 免費入場

 

別了抱怨

【《魅麗雜誌120期/9月號》。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魅麗雜誌》官網;《魅麗雜誌》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29期 2018/06 內在小孩 黃鼎殷 心量 決定你的疼痛指數 小傷小痛 是藏在細節中的魔鬼 一般人最容易糾結的往往都是小傷痛,畢竟人本身就有讓事件更加戲劇化的能力。 小傷小痛要看見,要承認,要想辦法宣洩而不要去壓抑,有些人忽略小痛,慢慢會累...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文章出處:魅麗雜誌128期 2018/05   與大師對談 蘇迪若 接納大地之母的智慧 對自己真實,用心連結他人 我熱愛大自然,同時也害怕大自然。 我是一個都市小孩,小時候跟大自然最貼切的接觸就是跟著媽媽、繼父開車到郊區逛一圈。有時上山、有時下海。山,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