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看病不知道要看哪科?林毅敦醫師:選家醫科就對了!

看病不知道要看哪科?林毅敦醫師:選家醫科就對了! 2020年度熱血醫師-看病不知道要看哪科?林毅敦醫師:選家醫科就對了! 採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受訪專家/家庭醫學專科醫師-林毅敦醫師

提問一:醫師工作繁忙,為什麼會加入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熱血醫事的行列,並撥空回覆網友線上的問診呢?

林毅敦醫師表示,忙碌的工作間仍有空檔,分享醫療知識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尤其現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時代,有醫療諮詢需求的人一定更多,因此希望能盡一份心力。另外,雖然台灣就醫很方便,但仍有些民眾會希望在就醫前,在線上諮詢,因此找到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並加入熱血醫事的行列。

提問二:西醫科別多,為什麼會想選擇家醫科呢?

林毅敦醫師表示,家醫科雖然不是專精在某一個科別,但卻包含各科廣泛知識的優點,民眾有就醫需求時,往往不清楚該選擇哪個科別就診,但可經由家醫科初步就診,了解並判斷民眾的疾病類別,而林毅敦醫師也對家醫科這種具備廣度的科別較有興趣。

提問三:從醫多年,讓醫師最深刻的是什麼?

林毅敦醫師表示,住院醫師時期需輪值看門診,有一名30歲左右年輕男性,就診時患者感染的情況讓醫師感到異常,因為以這樣的年輕男性,不應該出現這樣嚴重的感染情況,門診後一周該患者就過世,並發現患者患有HIV,經由這件事讓醫師在行醫過程,對於年齡與疾病嚴重度差異大,或經由健檢數值發現可能潛藏疾病的患者,醫師會更加留心注意。

提問四:在醫師的FB上經常可以看到關於中風的相關文章,可否請醫師分享關於預防中風以及癒後最重要的注意事項。

林毅敦醫師表示,中風可分為二大類,一是栓塞型(血管中的斑塊發生脫落阻塞),約占80%,另一種是血管破裂出血性中風(血管彈性差、高血壓控制不佳),約佔15~20%。中風發生時,無法知道會導致多少的腦細胞受損,因此中風的預防、治療、癒後照護最重要的是-『不要中風』。中風後腦細胞受損的範圍越大,癒後越差,對生活的影響越大。預防腦中風除了注重日常的生活飲食,關心血管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定期至醫療院所利用儀器檢查,血管彈性度、硬化程度、末梢血管微循環、血管年齡是否與實際年齡相符。若不幸發生中風,應把握黃金恢復期,即中風發生後的前半年,積極配合復健,以避免肌肉萎縮的情況發生。

提問五:在醫師的FB上經常可以看到關於失智症的相關文章,可否請醫師分享關於失智症初期的徵兆、特點;什麼樣的人容易罹患失智症?

林毅敦醫師表示,失智症的發生與大腦細胞逐漸死亡有關,導致認知功能出現障礙,例如情緒改變、記憶力減退….等。健忘與失智的最大差別,在於健忘的事情,一段時間後仍能慢慢回想起來,但失智則否。若平常有進行血管保養的人,全身的血管都會比大多數人健康,而腦血管的循環也會變好,腦中一些有毒物質,也會經由血液循環帶離腦細胞,並且腦細胞缺氧、缺血的情況也會改善,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也會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危險因子包括:家族遺傳、三高、生活作息、菸酒、檳榔。


看病不知道要看哪科?林毅敦醫師:選家醫科就對了!  

【延伸閱讀】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台大醫院一名非醫療工務室員工昨日出現發燒症狀,採檢後呈現陽性,其他辦公室36人採檢,9人快篩呈陽性。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上午緊急召開記者會,強調並非院內感染。臺大醫院企業工會也發出4點聲明,呼籲切莫責怪任何人、用防疫破口的方式指責任何對象。台大醫院非醫療工務室員工昨日出現發燒症狀,採檢之後呈現陽性。...

閱讀詳情 »

近期疫情持續爆發,昨(1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40本土確診案例,先前亞東醫院、台大醫院均爆出有病患、同仁染疫,今(19)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證實員工、看護確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楊添圍證實,有員工、看護確診,但強調兩人並非院內感染,一名為藥劑科員工,居住在台北市萬華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透過COVAX獲配的第二批AZ疫苗41.04萬劑今(19)日下午運達桃園國際機場。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該批疫苗效期到8月31日止,指揮中心將控管部分,留給「高風險」、「幫大家做抗疫、防疫的人員」優先接種,以免出現一傳十、十傳百的...

閱讀詳情 »

報新聞/王百佑報導 疫情升溫,指揮中心18日公布新增240例本土案例,有2例死亡。《彭博社》4月「全球抗疫韌性排名」台灣下降到第5名,「疫苗獲取」這項指標則是倒數第2名。台灣的疫苗接種的進度不到1%,嚴重落後其他國家。 全球抗疫韌性排名(圖片來源立委高虹安辦公室) 疫情指揮中心資訊是台灣已洽購到的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