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眨眼、焦慮⋯都是求救訊號!判斷妥瑞氏症看「2現象」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眨眼 焦慮⋯都是求救訊號!判斷妥瑞氏症看「2現象」

「呃……我就是上課中,嗯!在安靜的,嗯!時候啊,也會嗯!發出一點這樣嗯!的聲音嗯!醫生你看的出來嗯!很明顯吧嗯!啊同學都會一直學我,害我不嗯!知道怎麼嗯!辦才好。」一位滿臉焦慮的國小6年級小男生前往就診時,因為妥瑞氏症的原因,一邊眨眼一邊害羞,但又吃力地表達出自己的困難。

妥瑞氏症讓家長緊張,孩子更每天都在求救
該男童母親表示,男童原只在小時候出現眨眼睛症狀,診所醫生判斷是單純過敏,定期觀察就好;但是升上高年級後,狀況越來越糟糕,還因此被同學嘲笑與霸凌。近期甚至發現,男童每日洗手時間過長,多次提醒後還是無法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表示,在診間問診時也明顯觀察到,男童的表情隨著媽媽的煩躁與說話快步調,出現更加劇烈地影響,雖然每天都明顯地用行為表現出不安與求救訊號,但家長常因為過於擔心孩子的生活情況,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壓力表現。於是醫師先試著緩解媽媽的緊張不安,進而思考該如何避免親子間持續蔓延的焦慮。

18歲前有以下症狀,可能是妥瑞氏症
蔣立德指出,妥瑞氏症的症狀表現,會隨著個案當下面臨的心理壓力,以及社交環境的變化有非常明顯起伏。例如:在需要面對大眾時,或是有環境轉換與其他生活事件干擾之下,這些抽搐表現會比平常來得更加明顯,進而造成個案與旁人的困擾。

在臨床上,醫師並不會因為看到症狀出現,就立即開立藥物,多半會先與個案和家人討論適應的狀況與經驗,進行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評估之後,才會依照個別情況考慮不同治療方式。在排除一般生理與物質濫用問題後,若患者在18歲以前出現以下現象,就要評估是妥瑞氏症的可能性:

  • 超過1年的多重動作抽搐
  • 1種以上的發聲抽搐

成年後5成患者症狀會完全痊癒
蔣立德解釋,以病程來說,常見症狀初發年齡可以從5歲到學齡期左右,一般而言10~14歲是症狀高峰期,之後會逐漸緩解;成年後約有5成的個案,,而另外一半的個案仍會有殘餘的抽搐症狀干擾。

許多家長因孩子症狀未持續出現,因此未規律就醫,但症狀的起伏不定,往往與個案的情緒狀態息息相關。蔣立德提醒,許多臨床研究顯示,妥瑞氏症的患者常會出現其他精神科的共病,例如有5成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4成合併強迫症,因此在與患者的相處上,長輩更得細心觀察病患在情緒行為上的變化,一旦發現異狀,需積極前往兒童精神科進行評估。同時教育單位也要努力經營友善的環境,避免霸凌的產生。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對輝瑞和莫德納兩款mRNA疫苗的標籤上、加註警語,警告疫苗可能會增加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風險,尤其是在接種第二劑之後。截至6月11日止,美國接種mRNA疫苗後出現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病例超過1200人,其中男性和在接種第二劑後出現症狀的比例較高。美國疾管局日前有報告指出,以m...

閱讀詳情 »

新北市家禽屠宰場出現1名越南籍移工確診,5人快篩陽性,市長侯友宜下令週五停工,全面篩檢,週六上午換肉品市場展開快篩,共有714人接受篩檢,陰性者施打COVID-19疫苗。新北最大的家禽屠宰場一名越南籍移工確診,同步匡列23人,其中5人陽性,市府緊急啟動應變機制,下令週五全面停工,500名工作人員,必...

閱讀詳情 »

日本、美國及立陶宛相繼伸援手贈台灣武肺疫苗,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也獲政府授權洽購BNT疫苗。網紅四叉貓貼出一張「慈善疫苗大賽」圖表,他認為,等到這些疫苗將來全部到貨,台灣平均一人可以打4劑,還沒算上政府花錢購買的數量,「台灣根本疫苗大國吧!」本土疫情嚴峻、疫苗短缺,各個政治人物、企業及宗教團體紛紛...

閱讀詳情 »

國軍桃園總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截至目前院內已有30名病人、看護及護理師染疫。院方凌晨在官網公告,自26日起暫停門診、急診、住院業務及COVID-19疫苗接種14天。國軍桃園醫院相繼有病患、護理師確診,25日再新增6例病人、看護及陪病家屬確診,感染鏈持續擴大,院方展開「清零計畫」。桃園市長鄭文燦25日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