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眼乾、嘴破 治免疫系統疾病,可以採取這種調養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眼乾 嘴破 治免疫系統疾病,可以採取這種調養方法...

免疫系統疾病在台灣一直是相當盛行的疾病,影響範圍從年輕人到老人皆有,輕者口乾、眼乾,重者心、腎皆有疾病,恐危及生命,大多數病人發病之後,以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控制的狀況下,症狀皆維持在輕到中程度,大部分可見乾燥、疼痛、眩暈等不一的症狀。

關節腫痛、血小板過低、肝炎

目前科學積極研究,許多的生物製劑對乾燥症症狀有良好改善,但仍有部分人症狀無法順利緩解尤其是疼痛,如紅斑性狼瘡的皮損(紅斑)、關節腫痛、腹瀉、便祕,貝塞氏症的反覆口破、關節痛等等,甚至如血小板過低、腎臟機能下降、肝炎等。

類固醇致白血球減少、腎機能變差

科學研究的確帶給臨床治療相當大的突破進展,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常見的水牛肩、月亮臉,秋水仙素造成的白血球減少、腎臟機能變差等也一一的消失,仍有許多病人苦於免疫系統疾病帶來的症狀,以及長期必須服用藥物的困擾,中醫藥的調理,為病人帶來改變的契機。

中醫調理 緩解免疫系統過度動作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張仁旭表示,中醫調理免疫疾病,是站在逐步緩解免疫系統過度動作,而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的角度來協助病人,治療過程中強調調理而非補身,當然藥物使用上,依病人身體虛弱的狀況,如類固醇的使用,也要控制在不傷害身體的範圍內。

並且在治療過程,不斷發現相關新的可能中醫處理角度,張仁旭醫師強調,免疫系統疾病是相當多端複雜,牽涉的病理仍待積極的研究發現,中醫藥的介入處理,一定可以為病人帶來福音。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原文轉自成長百科   看著寶寶從出生後一天一天的成長,應該是許多爸爸媽媽們的幸福時刻。寶寶們一天天的成長,母乳或是奶粉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營養支持寶寶生長發育,此時就必須添加副食品來提供寶寶額外的營養及熱量。 副食品通常是體重滿出生時兩倍或是寶寶趴著能撐起頭、可以保持坐姿、喜歡吃手並對食物...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手機軟體討論功課,國小學童2個月近視增200度!目前就讀國小的朱小妹,每天放學回家就會用手機聊天軟體群組跟同學討論功課,最多一天高達千則,花1~2個小時回訊息,最近又迷上手遊,睡前常躲在棉被中偷玩手機,近距離用眼時間大增。朱媽媽雖叮嚀孩子減少使用3C,但短短2個月...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許多民眾經常攝取速食、甜食,但你知道嗎?這些食物含有過多的人工反式脂肪,恐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此,我國的衛福部於22日再次預告「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草案,實施日期預訂為2018年7月開始, 規定人造奶油、烘培等食品,全面禁用不完全氫化油脂,避免吃到人工反式脂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愛吃酸,當心毀了補牙!一名20多歲女性,近日突然發現口腔內多處牙齒補牙的地方都脫落了,她很慌張地到南投醫院就診,牙科曾光暉醫師了解後發現,該女性平時愛吃酸的食物,例如檸檬、百香果等,導致牙齒酸蝕,且因為使用複合樹酯補牙,其耐用年限短,保存不易,還容易造成二次蛀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