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眼前總有擾人異物?當心飛蚊症3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眼前總有擾人異物?當心飛蚊症3警訊

50歲的吳先生近視,戴上眼鏡後視力不錯。有天忽然發現眼前出現透明短黑線飄動,尤其是盯著電腦白色畫面時更加明顯,當房間暗燈後,眼尾還會看到如閃電般的閃光。這個狀況持續幾天,決定找眼科醫師檢查。經散瞳後做視網膜檢查,發現視網膜有裂孔及局部視網膜剝離。所幸發現得早,視網膜剝離的範圍並沒有影響到黃斑部,妥善處理後,視力完全恢復。

眼睛玻璃體萎縮拉扯視網膜 造成飛蚊症

成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洪嘉鴻表示,飛蚊症是常見的眼睛疾病,飛蚊數量可能不只1個,形狀可以很多樣,有蜘蛛網狀,也有呈現線狀、點狀,當看著一大片光亮區域時更加明顯,如白紙、白牆或藍天,就是飛蚊症的典型表現。有的人選擇忽略,有的人因此變得憂鬱。

飛蚊症是存在於眼球玻璃體內的實質物體,因此會隨著眼球轉動而移動。人眼因為退化導致玻璃體萎縮,過程中產生玻璃體周邊對於視網膜的拉扯,拉扯出紅血球、神經膠細胞,或是玻璃體聚合成不透明的纖維,這些物體在光線通過時會在視網膜上投射產生影子,也就是飛蚊症。

年紀大、高度近視、糖友、白內障術後易發生

飛蚊症出現的年紀因人而異,年紀越大更容易有這個問題;而高度近視、糖尿病患者與做完白內障手術的人,因玻璃體退化現象較明顯,或眼內容易出血,所以也是容易出現飛蚊症的族群。

洪嘉鴻醫師說明,以眼科醫學的角度來看,飛蚊症是一種警訊,提醒玻璃體已經或正在萎縮。玻璃體萎縮會造成對視網膜的拉扯,如果看到閃光現象,代表視網膜正在被拉扯;視網膜極其脆弱,容易因拉扯造成裂孔,若不予理會,可能產生視網膜剝離,往往需要手術處理。

飛蚊症警訊3重點 視力下降、數量變多、型態改變

懷疑是否有飛蚊症時,可以去找一片均勻的亮色區域,如藍天、白牆,再輪流遮蔽左右眼注視這片亮色區域,看看是否出現飛蚊。若發現有飛蚊,請找眼科醫師作散瞳視網膜檢查。如果只是單純玻璃體退化造成的飛蚊症,沒有其他視網膜疾病,大部分的都會慢慢改善,也會漸漸習慣飛蚊症的存在。

洪嘉鴻醫師也醒,飛蚊症的警訊要掌握3大重點:(1)視力下降、(2)數量變多、(3)型態改變。如果已知有飛蚊症,又出現視力模糊、形狀改變或數量變多,應該立即就醫;即使形狀與數量都沒有改變,仍建議至少1年做1次視網膜檢查。如果已經產生其他視網膜的問題,如視網膜裂孔、剝離或是出血,需要針對問題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生活中反覆的挫折、不如意,又缺乏家人、朋友系統的支持,有些人就會選擇自我封閉、窩在家裡不出門,成為「繭居族」,心理韌性可以幫助每個人在面對壓力時,運用內外在資源來解決問題。 習慣性拒絕社交 迴避參與社會 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彥勳指出,繭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苗栗一位55歲的李姓家庭主婦,因為長期右肩疼痛至醫院就醫,經超音波及X光診斷,發現其右肩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雖經過數周復健,狀況有改善,但仍殘留疼痛感且關節活動度仍有限,經醫師評估後接受震波治療,在2次治療後整體的疼痛感及活動度都大幅改善。 肩膀、手肘、下背 慢性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心臟疾病僅次癌症,多年來一直高居臺灣前10大死因第2名,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不僅危險性高,病例數量也因人口老化及國人飲食西化而逐年增加,症狀較輕者可採用藥物治療,嚴重者則可能需要做血管繞道手術,或作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甚至置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加以治療。 1個月~3...

閱讀詳情 »

身體健康很重要,尤其不能忽視它給我們的訊息! 早點發現就能早點治療! (source:awm.com) 本文圖片皆出自同處。 許多人都知道一般的痣大多是良性色素痣,但黑色素細胞也可能癌變增生,形成惡性腫瘤,被誤認為痣。 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癌症,是皮膚癌中罕見的癌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