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眼屎多變嚴重針眼 6歲童竟是「蟎蟲大軍藏睫毛」

▲蟎蟲患者的睫毛根部有許多黏稠的的白屑屑。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雙眼睛又紅又腫,當心暗藏蟲蟲危機!一名6歲病童,日前就因為嚴重針眼求診,媽媽告訴醫師,原來小朋友早從2歲左右就有很多眼屎,很難清洗,看遍皮膚科跟眼科都沒有改善,長大一點更變成針眼反覆發作,時常要跑醫院,醫師進一步檢查發現其睫毛根部布滿像頭皮屑的白色屑屑,這才揪出造成眼睛反覆感染的禍首其實是許多蟎蟲在作怪。

收治病人的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副主任沈姵妤表示,蟎蟲是寄生蟲的一種,常寄生於睫毛毛囊內造成眼瞼發炎及角質化,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起毛囊腫大發炎,要是侵犯到分泌油脂的麥粒線體,造成阻塞、萎縮,還可能變成永久性乾眼症。

沈姵妤帶領的研究團隊自2018年開始投入研究,發現以茶樹精油治療可以顯著降低人體蟎蟲的數量,並改善眼瞼緣炎的病症,2021年2月論文還獲國際期刊刊登,為台灣眼部蟎蟲治療訂定了有效且實用的治療標準。

沈姵妤說,外國研究發現,7、80歲的年長者因為生活習慣、老化、免疫力下降,約有近8成的眼睛藏有蟎蟲,這些患者在治療前的症狀以分泌物多、癢、異物感為多,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症狀;孩童則是易因免疫力差、過敏眼睛癢而伸手揉眼睛,進而造成感染。

除此之外,由於蟎蟲嗜吃表皮細胞及皮膚油脂,除了免疫力低下的人,若屬於油性膚質,有酒槽鼻、玫瑰疹的民眾眼瞼也容易成為蟎蟲的溫床。

沈姵妤指出,研究團隊發現以這種方式治療蟎蟲需持續至少一個月,過程中每2個禮拜要返院檢查,病人在這種方式的治療下,蟎蟲數量得以有意義的降低,蟎蟲從蟲卵到孵化成幼蟲需要60小時,蟲體成長則約1到2周,因此治療目標是降低平均蟲數,只要蟲數降低,蟎蟲無法繁殖,症狀就會改善,既有的蟲也會隨著時間自然老化死亡。

防蟲的首要任務是清潔,沈姵妤提醒,民眾一定要勤洗手,針對女性習慣使用的眼部化妝品,若曾接觸過蟎蟲患部,她建議全數丟棄,即便沒有接觸,也應該3個月更換一次;此外,毛巾、枕頭等常用寢具則是建議每周以熱水或雙氧水清洗消毒,防患未然。

照片來源: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開放5至11歲兒童打疫苗? 3/24有結果!選項只有莫德納和BNT

6月有望跟進韓國「入境免隔離」? 莊人祥:現在每天都在討論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因應台北農產運銷公司COVID-19群聚感染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表示,昨日晚間再次召開會議討論「市場專案」各項細節,包含未持陰性證明不得入場、 落實疫調並找出熱區、確診個案由居住地縣市進行精準疫調及接觸者匡列作業,職場接觸者匡列由職場所在縣市進行。指揮中心表示,專案結束後,將持續設置篩檢站...

閱讀詳情 »

近期北農染疫案持續延燒,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4)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從北農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疫調系統會因為居住地和工作地的不同出現問題。除此之外,面對民眾「台北市不做疫調」的質疑,柯文哲則以牙醫確診個案舉例說明「市府並非沒做疫調。」柯文哲今日說明,從北農的案例中可以發現疫調系統,會因為居住地和工作地的...

閱讀詳情 »

全台COVID-19疫情不斷延燒,市場群聚感染不斷擴大,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今日新增個案當中,有17例與台北相關,包括臺北農產運銷13例、環南綜合市場3例、濱江市場1例。今日新北市新增54例COVID-19本土確診,其中包括板橋11例、中和8例、三重7例、五股7例、新店6例,累計至今確診共6,300...

閱讀詳情 »

全台COVID-19疫情不斷延燒,高雄市昨新增9例確診個案,其中仁武群聚多達7人確診,溯源疫調與新北市恩主公醫院感染源有關。對此,新北市長侯友宜「沒有回應」,衛生局長陳潤秋僅表示「一切按照指揮中心發佈的指引來進行」。高雄市23日一口氣爆增9例確診個案,其中仁武群聚多達7人確診,溯源疫調與新北市恩主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