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33歲的阿漢(化名)是個認真工作的上班族,幾個月前,阿漢發現自己在夜晚開車時,與對向車相會時會忽然看不到,因為夜間瞳孔會放大以感知光線,但阿漢卻變得特別畏光,檢查才得知原來是罹患早發性白內障,白內障集中在瞳孔正中央,有對向來車時車燈使瞳孔縮小,白內障即擋住視線,手術治療後才得以恢復生活品質。


睫狀肌拉「緊」報! 若無適當放鬆恐遭眼疾纏身


收治這名患者的眼科醫師王孟祺指出,因現代人的生活型態改變,上班時間使用電腦,下班時間又滑手機,每次使用時間過長、距離太近,都是導致眼睛病變的關鍵因素。即使沒有提早罹患白內障,作用於改變晶狀體形狀的「睫狀肌」,可能因長時間過度緊繃,導致彈性疲乏,使眼睛的變焦能力下降,焦距調節不良,進而演變成早發性老花眼。


王孟祺醫師進一步說明,當眼睛看近物時「睫狀肌」會收縮,進而調節水晶體弧度,讓焦距可以落在視網膜上,物體越近睫狀肌就會愈緊繃。水晶體能吸收紫外線與短波長藍光,瞳孔收縮放鬆也能調節光線進入眼球的強度;而黃斑部中的葉黃素能稀釋藍光強度,透過層層關卡調節光線來保護眼睛。


若民眾過於近距離或過長時間用眼,睫狀肌就必須不斷收縮,瞳孔也會縮小以防堵大量的光線進入,長時間下來會使睫狀肌無法放鬆,產生假性近視或老花眼;而水晶體若接收過多光線,也會提早罹患白內障;若葉黃素攝取不足、過度用眼,還可能引發黃斑部病變。王孟祺醫師強調,各種眼睛疾病之間都有關聯性,一旦沒有好好維護眼睛健康,很容易引發連鎖效應,全盤皆崩。


如何提早預防眼疾? 調整用眼習慣並補足所需營養素


要想保護眼睛,就必須先降低睫狀肌、水晶體、黃斑部的工作量,王孟祺醫師提醒,可以先從調整用眼習慣開始,即使上班族再忙,都應該每半小時撥空去上個洗手間、倒杯水休息;外食族可挑選少油、少鹽、蔬菜量豐富的輕食便當,透過多種顏色的蔬果補充花青素,幫助清除自由基,減輕對水晶體與視網膜的傷害。


若擔心平日飲食中攝取的營養素不夠,可選擇複方葉黃素作為輔助,並建議請醫師評估個人是否合適。藥師劉薰堉指出,眼睛保健除了減少用眼時間之外,補足眼睛所需的營養素也是關鍵,無論老少,都可以再額外補充營養保健食品,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


睫狀肌拉「緊」報! 專家示警:眼疾恐接連提早來報到

▲劉薰堉藥師提到,蝦紅素是優質的天然抗氧化劑,能幫助維持血管的彈性,及有效改善眼睛痠澀疲勞、放鬆眼部睫狀肌。(圖/劉薰堉藥師提供)


1次補足視力保健營養素 同時睡眠也要充足


民眾選購保健食品時應注意營養素含量、成分組成以及來源等資訊,劉薰堉藥師表示,舒利視系列產品中,舒利視增量版2.0萃取紅藻中的蝦紅素,是優質的天然抗氧化劑,能幫助維持血管的彈性,及有效改善眼睛痠澀疲勞、放鬆眼部睫狀肌;而舒利視Plus內含上述所提到的葉黃素、花青素等12種護眼關鍵營養素,其中游離型葉黃素,透過水解技術去除脂肪酸,讓分子量大幅減少不需經過人體消化過程,可以直接在小腸被吸收,適用於消化不佳、中老年人、腸胃較差等族群。


劉薰堉藥師認為,單一營養素不足以幫助預防眼疾,1次補足視力保健所需的所有營養素,就不用擔心食物攝取不夠均衡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足夠的睡眠時間及良好的睡眠品質有助於身體的修復及代謝,睡眠不足也容易引發身體老化,眼睛保健必須仰賴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免年紀輕輕就老花眼或白內障提早上身。


更多NOW健康報導
▸黃斑部病變補充葉黃素有效? 醫師曝「1情況」須手術
▸夜間視力模糊是藍光惹的禍? 眼科醫師揪破壞視力元凶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健保署近期預告修正支付標準,正式將社區藥局排除在中藥調劑給付範圍外,引發藥師界大反彈,全聯會強調,不排除走上街頭抗議。健保署則連忙發表聲明,在預告期間,藥事團體及中醫師團體表達不同意見,為表尊重,故不修正該條文。 健保署於109年12月28日至110年1月4日預告修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食道癌屬於高度惡性癌症,尤其超過70%患者因初期無症狀較難發現,直到出現漸進性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體重減輕、頸部硬塊等症狀時確診,都已是癌症第三期,為能提升病患醫療及生活照護品質,臺中榮民總醫院成立食道癌診療團隊,結合胸腔外科、腸胃科、放射腫瘤科、核醫科、安寧緩和、專...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1件可抵禦低溫,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子穿上發熱衣,結果細嫩的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

閱讀詳情 »

講到「腎虛」,很多人第一個想法是,看中醫有用嗎?更有趣的是,病患來看診時,都會欲言又止、遮遮掩掩,有時還要我清空診間後,才不會難為情,小小聲的問,「怎麼補腎才會快?」、「什麼補藥最有效?」,好像「腎虛」是很丟臉的事,總是偷偷摸摸的看診。 這點我一定要好好導正大家,對於中醫來說,「腎虛」是一種身體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