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輕薄發熱衣方便又抗寒 這4類人穿了恐招致搔癢起疹

輕薄發熱衣方便又抗寒 這4類人穿了恐招致搔癢起疹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秋冬季節變換,天氣忽冷忽熱,發熱衣、發熱褲掀起時尚潮流,標榜薄薄1件可抵禦低溫,有家長怕孩子晚上睡覺踢被子著涼,為孩子穿上發熱衣,結果細嫩的皮膚冒出一堆疹子,紅腫發癢很難受。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任李孟穗提醒,發熱衣較適合在10℃以下的低溫穿著,而新陳代謝快、有異位性皮膚炎、乾性膚質的人並不適合穿發熱衣,建議採「洋蔥式」穿法來保暖。


發熱衣主要靠「吸溼放熱」原理,達到保溫作用,大多緊貼肌膚,只要一流汗,汗就悶在衣服內,結果又溼又熱。李孟穗建議有以下狀況的民眾,應考量其他保暖方式。


▸狀況1:新陳代謝快


容易流汗、新陳代謝快的小朋友及年輕人,若在不是很冷的天氣穿發熱衣,可能因汗水悶在衣服裡及皮膚溫度上升,而產生汗斑或發癢起疹門診就曾有民眾穿著發熱衣去爬山,結果全身起汗疹。另外,穿發熱褲同樣也會因溫度太高,容易長股癬或念珠菌感染,尤其男性私處溫度太高,會影響生育能力,不建議穿發熱褲


▸狀況2:痘痘肌


皮膚易出油、常冒青春痘、毛囊炎的人,穿發熱衣可能造成胸背部毛囊炎長在身上的毛囊炎又癢又痛,比臉上的青春痘難治療,通常需要數周至數月。


▸狀況3:異位性皮膚炎


這類病人原本就對溫度調控較慢及皮膚敏感,穿上發熱衣一流汗,會更癢更刺,導致抓得更厲害


▸狀況4:冬季癢


冬天好發冬季癢,皮膚又乾又癢,常發生在老人家身上,如果又穿上發熱衣,可能引發「災難」,皮膚乾燥脫屑悶在發熱衣裡,加上皮膚溫度上升,全身會刺癢不舒服。建議勤擦保溼乳液,改善皮膚乾燥以緩解症狀


李孟穗說,台灣冬天不像歐美嚴寒,進到室內還有20℃左右,穿著發熱衣會讓體溫太高而不舒服。建議採取「洋蔥式」多層次穿法,貼身衣物選擇棉質及側邊無接縫圓筒織法,外層加上毛衣、防風外套等衣物,戴上帽子及手套,進入室內就可以很方便脫除。


而機車族禦寒重點在於最外層,選擇好穿脫的防風外套,會比發熱衣有效。此外,家長要留意小朋友很容易流汗,睡覺如果穿發熱衣再蓋被,應該會因皮膚溫度太高而睡不好,只需要穿棉質長袖長褲,加上肚圍即可保暖。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面對寒流與變種病毒夾擊 超級抗氧化酵素SOD化解危機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吃膩了沙茶醬,不妨試試蔬菜泥醬!吃火鍋總少不了沙茶醬,但高熱量、高鈉的醬料,恐增加身體負擔;有火鍋業者利用多種當季有機蔬菜打成泥,再加上進口橄欖油,自行調製出口味獨特、無負擔的蔬菜泥醬,吸引許多重視健康的老饕上門嚐鮮。研發蔬菜泥醬的火鍋業者筱潤表示,當初研發青醬的構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八旬老婦,植有心律不整使用的人工心臟節律器,因診斷患有乳癌,需進行腫瘤切除手術,若以傳統電燒手術進行,傷口範圍大,且可能會導致干擾,使節律器失效,嚴重會危及患者性命,所幸醫師採用新型微創電漿刀進行手術,順利讓老婦完成腫瘤切除手術,遠離死亡風險。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外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民眾對結核病仍不了解!最新調查發現,逾5成民眾不知道結核病的標準治療,超過4成不知道結核病的初期症狀。3月24日是世界結核病日,疾病管制署將於周末結合街頭藝人以行動劇方式,巡迴台北市、台中市、高雄市,以及花蓮縣4地,進行宣導。根據疾管署2013年結核病民調顯示,50.8...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以前春夏秋冬要一年,現在只要一週就能體驗!」知名網路畫家馬克的話,相信讓許多人心有同感!尤其這幾天溫差變化大,若沒有做好保暖措施,小心!可能發生出血性腦中風!像是家住永和、患有高血壓的林先生就因天氣變化大卻沒多加注意,結果突然頭痛欲裂,沒多久就昏迷不醒。台北慈濟醫院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