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短期口服類固醇不會有副作用? 研究:仍有一定疾病風險

短期口服類固醇不會有副作用? 研究:仍有一定疾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長期服用口服類固醇會出現嚴重副作用嗎?但其實即使服用時間較短,也可能存在一定的疾病風險!最新研究發現,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天數小於或等於14天),不僅會增加消化道出血,也可能提高敗血症與心臟衰竭的風險,這篇研究成果也刊登於2020年9月1日國際內科醫學權威期刊。

病例自我對照研究法 探討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副作用

此研究是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蔡慧如研究員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姚宗杰醫師、國立成功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張升懋副教授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陳安安講座副教授共同合作,並針對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的安全性進行探究與分析,透過病例自我對照研究法,探討國內民眾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與產生嚴重併發症之間的關聯性。

口服類固醇後第一個月內 心臟衰竭高出2.4倍

研究結果發現,約25%民眾曾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又以女性患者較多,且使用短期口服類固醇的中位數為3天,常見病因包括急性呼吸道感染或皮膚相關疾病。姚宗杰醫師指出,研究也顯示,在使用口服類固醇後第一個月內,其發生消化道出血的機率將高出1.8倍、敗血症高出2倍、心臟衰竭高出2.4倍,且即使是沒有任何慢性及病史的患者,短期使用14天以下的口服類固醇,也可能有同樣疾病風險。

短期口服類固醇勿擅自停藥 必要時須諮詢醫師

因此臨床醫師開立短期口服類固醇時,仍須謹慎評估病患狀況,考量類固醇的必要性與潛在風險;姚宗杰醫師與蔡慧如研究員強調,若必要仍須服用短期口服類固醇時,患者也需留意用藥後一個月內是否有相關症狀出現,有任何疑慮時,也應主動與醫師討論,確保用藥安全。

【延伸閱讀】

防疫時代聞咳色變 男子氣喘復發錯認新冠肺炎

腦中風搶救 掌握黃金治療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4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小張年近30歲,是一名勤奮的銀行員工,但他長期為眼睛乾澀所苦,眼睛常感覺刺痛,面部表情也因此總呈現「愁眉苦臉」狀態,在面對客戶時多造成對方印象不佳或不愉快,為此,常讓主管搖頭嘆氣對他喊「加油好嗎?」。但令他無法理解的是,長期使用人工淚液為何都無法改善眼睛的問題?直到進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28歲男性洗澡時被家人發現倒臥浴缸內意識不清,消防隊到達現場時發現熱水器裝置在浴室內,因天冷窗戶緊閉,疑似一氧化碳中毒。醫師指出,一氧化碳中毒最常發生在冬季,佔全年40%,其中32%的病人有精神病病史,一氧化碳中毒後1個月內死亡率增加309倍,不得不慎!預防一氧化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血友病是一種X染色體隱性的基因遺傳疾病,多數患者為男性,其中約有八成患者為「缺乏第八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第八凝血因子是一種能讓血液凝固的蛋白,由於缺乏凝血因子,較一般人更容易出血,需要長期接受預防性治療;患者在關節處可能經歷重複的嚴重出血,最後造成關節的損壞,也...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天冷時,來一碗溫暖的山藥排骨湯,清甜順口的味道,直暖人心。這時,在配上冬季盛產的各類海鮮,就是一頓美味的大餐,且在家即可簡單烹調,不必特別上館子。只是,有聽說山藥與蝦類等海鮮,盡量不要一起吃,否則將會導致嚴重腹瀉,這是真的嗎?   購買海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