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胃下垂常脹氣便秘 竟然有好發族群

胃下垂常脹氣便秘 竟然有好發族群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現代人工作繁忙,往往導致三餐不定時,很容易使得腸胃出問題,不是胃酸過多,就是經常脹氣和便秘,而這些症狀都有可能是胃下垂導致!中醫師並指出,胃下垂還有好發族群,尤其是體型太瘦或是久病之後的老人,極易出現胃下垂。

身材太瘦+久病老人是好發族群

中醫師余雅雯表示,有很多女生三餐不定食,營養不良,身材太瘦,就容易有胃下垂,主要原因是過於瘦弱,胃腸周邊肌肉和韌帶會鬆弛;還有老人家年齡大了,以及久病之後,因為肌肉退化,沒有能量,也容易因此而出現胃下垂。

補中益氣湯+香砂六君子湯可改善

也就是說,會出現胃下垂和身體虛弱有很大的關係;所以,余雅雯醫師指出,由於胃下垂會出現消化不良、脹氣與便秘等症狀,身體也會氣虛,因此在中藥治療方面,可以用補中益氣湯,以及香砂六君子湯來改善。

三餐要定時定量 清淡不油膩

余雅雯醫師進一步指出,有胃下垂的病況,就應該要注意飲食,每天三餐要定時定量吃,尤其是早餐,應該在早上七點至九點時就食用,不要太晚吃,而且不要食用過量,以及要攝取清淡、不要太油的飲食,並要避免吃會消化不良的食物如甜食、咖啡、酒與糯米製品等。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32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全台約有25萬人中風,且隨著年齡增加比例相對遞增。目前台灣醫療體系的中風照護,以急性及慢性病患為主,但復健科醫師提醒,中風和腦傷患者,在急性治療期後,應把握0-6個月黃金復健期,密集進行復健治療,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開業醫復健科診所院長曾清祥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常見失智症的症狀像記憶力、執行力等認知功能會變差,尤其會變得特別喜歡重複說以前的事情;臨床上,曾有1名72歲老太太,退休後與家人同住,原本身體硬朗的她,卻漸漸出現忘東忘西等現象,且不但忘記自己是否吃過飯,甚至還指稱媳婦不給她飯吃等,差點引發家庭衝突。彰濱秀傳紀念醫院身心內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家有中風病人請注意!中風後若能在黃金期積極接受復健,可以避免身體殘疾;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顯示,中風後極易出現憂鬱症。醫師提醒,當家人發生中風時,切勿忽略心理復健,而且尤其要把握前三個月黃金復健期。根據署立雙和醫院所做的研究顯示,中風後出現憂鬱症約佔中風病人20-60%,女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1名77歲老先生因笑太用力,導致下巴脫臼,竟演變成慣性脫臼,必須常跑醫院治療,醫師考量患者罹患糖尿病與心臟病,加上輕微腦中風等症狀,便以注射肉毒桿菌取代手術處理,利用肌肉放鬆,降低關節的前拉力,患者已逐漸康復且未再復發。下巴脫臼主要是控制下巴運動的顳顎關節脫臼,通常關節後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