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肝炎的類型與症狀|全民愛健康 肝炎篇12

肝炎的類型與症狀|全民愛健康 肝炎篇12

早期台灣肝病防治成效不彰,肝癌更有國病之稱。然而,自1986年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疫苗預防接,將B肝帶原率降至1%以下。然而,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小兒科馬瑞杉醫師提醒,肝是沈默器官,即使罹患肝病也不一定會有明顯症狀,若有疑慮者,建議透過血液、超音波等健康檢查項目以瞭解自身的健康狀況。

 

肝炎的類型與症狀|全民愛健康 肝炎篇12

 

當肝臟受到感染、藥物、酒精或化學物質之傷害,造成肝細胞壞死及炎症反應,就稱為肝炎。肝炎可能在急性發病時演變成猛爆性肝炎而危害生命,此外也可能形成慢性肝炎。肝臟長時間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可能導致肝硬化或肝癌,對於身體健康影響甚鉅。

 

在臺灣,肝炎是以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危害最廣。目前已知的肝炎病毒有ABCDE及G型等,其中AE二型為糞口傳染,經由飲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而感染,一般與外食或水管線路使用設置不當有關;而BCD、G型肝炎則是經由體液(特別是血液)所傳染,其中B型肝炎又以母子垂直感染為最常見的傳染途徑。

 

肝臟是一個「沈默寡言」的器官,得了肝病不一定會有症狀,所以肝病患者經常不知道自己已經患有肝病。若出現急性症狀則患者可能會有黃疸、噁心、腹部不適、胃口不佳及倦怠感等現象。為了瞭解自己有沒有肝病,必須要做的檢查包括抽血檢驗肝功能(GOT、GPT)、肝炎病毒標記、血中胎兒蛋白以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等檢查。

 

然而,對於急性肝炎的治療,因為目前所知並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可供使用,因此仍是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流,所幸大部分急性肝炎都是自限性的。至於慢性肝炎的治療則是更大的挑戰,目前主要有幾個方向,包括增強免疫功能(例如干擾素)以及抗病毒藥物的使用(例如ribavirin和肝安能等)。療效方面並非絕對有效,也有其副作用,因此決定使用之前應該與醫師仔細討論。

 

肝炎防治相關問題,建議諮詢「肝膽腸胃科、小兒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小兒科 馬瑞杉醫師

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 健康九九網站

 

延伸閱讀:

【什麼是B型肝炎】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2880

【如何預防B型肝炎】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351

【B肝治療逃兵多為年輕人當心「爆肝」危機】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809

【C肝治療效果佳! 成功率可達八成】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843

【肝炎防治之道】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118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肝炎的類型與症狀|全民愛健康 肝炎篇12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在台大蔓延,即便進入三級警戒已數週,但仍沒有趨緩的跡象。隨著6月14日警戒期限將至,各界相當關心是不是考慮直接封城?用28天、兩個潛伏期的時間力壓病毒的傳播。對此,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要不要直接封城,會持續觀察疫情日後發展,並跟專家小組討...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 韓羽婕 李文成/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公布國內新增476例COVID-19本土個案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35例,總計511例。確診個案中新增38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476例本土病例,為248例男性、205例女性,另有23例外籍人士性別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5)日表示,針對苗栗縣2家電子公司廠房發生COVID-19群聚事件,指揮中心已於昨(4)日設立前進指揮所,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及廠商進行防疫,避免感染擴大。相關作為如下: 一、加速篩檢執行:昨日經動員後於第1家電子公司共開設18條篩檢線,每小時可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