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短短數月體重急降十多公斤! 少見病症害男子「食道彎曲塞滿食物」

▲進食困難體重急降,小心罹患食道遲緩不能症。(照/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短短幾個月,體重快速下降十多公斤!67歲的周先生,20年來常火燒心、胸骨後疼痛及間歇性吞嚥困難,長期使用胃食道逆流治療藥物卻無明顯改善,近年來吃飯或喝水更有食物卡在食道中的感覺,還伴隨嘔吐,體重狂掉,檢查發現食道竟大幅彎曲擴張,且塞滿未消化的食物,確診為少見的食道遲緩不能症。

經新一代高解析度食道動力學檢查發現,周先生食道收縮蠕動功能喪失合併下食道括約肌壓力增加,確診為食道遲緩不能症第一型,接受經口內視鏡下食道括約肌切開術(POEM)後,第2天即恢復進食,1個月後體重回升10公斤。

台北榮總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主任盧俊良表示,食道遲緩不能是一種少見的食道蠕動功能異常疾病,病因不明,可能與病毒感染相關,導致食道肌肉收縮功能喪失與下食道括約肌放鬆失能。

食道遲緩不能症病人初期症狀會偶有逆流,經過數個月至數年逐漸進展為吞嚥困難與胸痛,嚴重時甚至會進食後嘔吐,並伴隨體重減輕等情形。

盧俊良提醒,由於這類疾病的臨床症狀變化速度慢,又類似胃食道逆流,經常造成誤診,因此,需要進行一系列完整的檢查方能確診,其中以食道動力學檢查為確定診斷的黃金標準,而目前新型儀器時間短,檢查成功率高,診斷率能增加1倍。

治療食道遲緩不能症,盧俊良說,傳統以內視鏡氣球擴張術、腹腔鏡Heller氏食道括約肌切開術為主,經口內視鏡下食道括約肌切開術則是近十年來新發展的一種微創內視鏡手術,治療效果與傳統治療不相上下或更優,近幾年來該院已為多位病友進行治療,術後症狀皆緩解且恢復正常社交生活。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有網友在菜市場買回來一條活蹦亂跳的魚,回家後用水養著,誰知不一會兒就死了。到底是怎麼回事? 影片截圖看完這段視頻小編被震驚了,原來只要滴上幾滴雙氧水,就能讓魚「起死回生」!變成殭屍魚! 原來,雙氧水的腐蝕性會刺激魚兒的神經系統,瀕臨死亡的魚兒感受刺激後就會恢復活力。據陸媒報導,大陸一些不法商人,利用...

閱讀詳情 »

時序進入24節氣中的「大寒」,也是冬季最後一個節氣,過完大寒就準備迎接春天囉!  大寒,顧名思義是天氣寒冷的時節,養生上該注意什麼呢? 1. 天氣寒冷,在飲食上可多吃祛風寒的食材,如生薑、大蔥、花椒、桂皮等,也可飲用一些薑糖水幫助預防風寒。 2. 避免食用生冷食材,若水果以冰箱冷藏保存,建議可於室溫...

閱讀詳情 »

馬雲說,「10年以內,肺癌、肝癌、胃癌將光臨每一個中國家庭,我擔心我們這麼努力,最後所掙的錢都是醫藥費。」 翻拍微信下同 《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中報告,每分鐘就有6人確診為癌症。惡性腫瘤發病率全國35歲至39歲年齡段為87.07/10萬,40歲至44歲年齡段幾乎翻番,達到154.53/10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