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指出居住環境PM2.5濃度高 罹患青光眼風險增6%

研究指出居住環境PM2.5濃度高 罹患青光眼風險增6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1項新的研究發現,空氣汙染可能會增加罹患青光眼的風險,研究刊登在《眼科與視覺科學調查期刊》(Journal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英國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倫敦Moorfields眼科醫院的博士Paul Foster表示,研究人員分析了全英國11.1萬餘人,在2006年至2010年間曾接受眼科檢查的數據。從研究中發現,青光眼是不可逆的失明主因,而居住在懸浮微粒較多或PM2.5濃度較高地區的人,得到青光眼的風險至少高出6%。

 

Paul Foster博士在UCL新聞稿中提到,雖然還不能確定兩者間是否有因果關係,但我們希望透過持續研究,以確定空氣汙染是否會引起青光眼,並找出對應的預防措施,幫助人們減少暴露於空汙環境中,降低對健康的危害。

 

Paul Foster博士解釋,青光眼大多數是不可控的因素,例如:年紀較大或是遺傳等。但這次的研究結果,可以確定青光眼的第2類型危險因子,且可能透過生活方式、治療或是政策改變而得到改善的。

 

倫敦大學眼科醫學院和Moorfields眼科醫院博士Sharon Chua說明,空氣汙染可能造成身體發炎反應,導致血管收縮而引發青光眼,這與空汙導致心臟病風險增加的機轉有關。另1種可能性則是,懸浮微粒可能具有毒性,會直接傷害神經系統並導致發炎。

 

編輯:陳盈臻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忙碌的現代,大部分家庭都成為了外食族,一家人一起在家用餐的時間越來越少,是一間非常可惜的事情。美國心臟協會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指出,全家人在家一起用餐有很多好處,家人聚餐非常重要,與您的家人一起吃飯大約20分鐘,每週只需三到五次...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日公布國內新增21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今日新增21例境外移入個案,為15例男性、6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入境日介於去(2021)年12月17日至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放射治療的原理放射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也令許多人感到比較陌生,早期的攝護腺癌多以手術切除,然而若病人因年紀大或其它慢性疾病無法做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可以提供不亞於手術的效果,若腫瘤於局部的復發或是遠端擴散,無法以手術根治時,放射線治療也能達成局部的控制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是否覺得自己的臉太寬、太大?難道想要一張精緻小臉,就非得削骨不可?讓專業醫師為你解惑!每個人的臉型都不同,心中的「小臉」標準也各有差異,在接受任合醫美療程之前,首要任務是找出臉型寬大的原因,才能做出正確、合宜的判斷與治療。黃俊源醫師指出,臉型寬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個,各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