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研究揭示了為什麼喝酒會讓人有饑餓感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譯者:董曉汾

如果你曾經發現自己在喝了一整夜的酒後還在津津有味地吃著冷披薩,那麼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如此。如果你曾經在一頓特別美味的晚餐後想吃一杯(或幾杯)成人飲料,那麼你也有很好的同伴。但事實證明,高脂肪食物和飲酒欲望之間的聯繫不僅僅是巧合或壓抑,可能是由於你大腦中的硬回路。

根據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大量飲酒和高脂肪“垃圾”食品的消費似乎共用一個大腦回路。儘管之前的研究表明,飲酒會影響大腦中控制暴飲暴食的區域,但這項針對老鼠的新研究特別關注了多種因素,包括酒精與水的攝入量,高脂肪飲食與“正常”齧齒動物飲食之間的關係。該研究結果於今年4月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舉行的美國生理學會(APS) 2019年實驗生物學年會上公佈。

研究人員在一份新聞聲明中說:“肥胖和酗酒是美國最常見的兩種慢性疾病,它們在行為上可能與暴飲暴食有關,比如高脂肪飲食,酗酒可能利用同樣的神經迴路。”

研究揭示了為什麼喝酒會讓人有饑餓感

在這項為期八周的研究中,科學家觀察了三組早期成年雄性小鼠。“高脂肪飲食”組可以不間斷地攝入高脂肪食物,並限制飲用(每天4小時,每週4天)含酒精的水。“正常飲食”組吃的是一種典型的老鼠飲食,攝入酒精-水混合物的機會也同樣有限。“暴飲暴食”組限制攝入高脂肪食物和酒精飲料,當高脂肪食物受到限制時,他們還可以攝入正常飲食。

關於酒精混合物的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在為期八周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逐漸增加了酒精和水的比例。所以,當這種混合物開始是10%的酒精混合物時,它最終達到了20%。雖然所有的動物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都可以無限制地飲用純淨水,但在實驗過程中發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讓我們從“暴食”組開始。這些老鼠不僅表現出了與暴飲暴食有關的體重增加和減少的相同模式,而且它們喝的酒也比水多,這表明它們明顯更喜歡喝酒而不是喝水。另外兩組的飲酒量明顯減少。到底是怎麼回事?研究人員稱,研究結果表明,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攝入(記住,“暴飲暴食”組只有有限的時間吃富含脂肪的食物,而“高脂肪飲食”組可以隨時食用)會促進暴飲暴食行為。這種暴飲暴食的行為似乎會通過啟動大腦的同一區域而引發酗酒行為。

“考慮到近年來美國酗酒率和整體肥胖率的不斷上升,我們認為這種新的老鼠模型在不久的將來將是至關重要的。

雖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齧齒動物研究,而且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進一步瞭解其中的複雜聯繫,但值得記住的是,飲食、體重增加和減少是複雜的、相互關聯的。

網址: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 陳儀潔 韓羽婕/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7)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8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8例本土病例(其中4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6例男性、2例女性,年齡介...

閱讀詳情 »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指出到貨台灣的國際疫苗約只有10億元左右,就算加上預付款10億元,仍和中央採購疫苗預算67億元有落差,質疑政府把錢花到哪?行政院長蘇貞昌回應,疫苗是國際買賣,有保密條款,預算執行完畢後,相關數據都會提供給國會和相關機關審查,而現在最重要的趕緊提升國人的疫苗覆蓋率。他最後也呼籲民眾,若...

閱讀詳情 »

泰國疫情自4月以來越趨嚴峻,泰國當局今日通報新增1萬82起COVID-19確診病例、141例死亡,創下單日新高紀錄。泰國當局已宣布全國禁止聚會,現在正考慮實施更嚴格的防疫措施。《路透社》報導,泰國新增1萬82起確診、141例死亡,境內確診累計達39萬1989例,死亡病例累計3240例。泰國官方公告實...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6)日表示,為配合世界衛生組織(WHO)推動的根除小兒麻痺病毒之環境監測調查計畫,且為防堵國際疫情威脅與國內疫苗預防接種政策的改變,疾病管制署自(2012)年7月起即建立環境監測系統,透過從污水處理系統收集而來的污水樣本,檢測一個群體中是否有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