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證實:孩子學音樂 減輕焦慮感提升專注力

研究證實:孩子學音樂 減輕焦慮感提升專注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我們常聽到人們說:「學習音樂可以陶冶性情、培養氣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此一言論,得到醫學界證實了。根據外媒報導,最新的青少年精神病學研究顯示,孩子學習音樂可以幫助控制情緒、增加注意力,還可以降低孩子的焦慮感。
美國佛蒙特州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Vermont College of Medicine)研究團隊表示,演奏、學習音樂能對大腦的控制行為區域可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
大腦皮質層變化 影響情緒與外在行為
研究分析了232名6歲到18歲孩子的腦部核磁共振造影掃描(MRI)資料,藉此研究學習與演奏樂器與大腦之間的聯繫。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孩子,隨著年紀增長,大腦皮質層厚度隨之增加,而大腦皮質層特定區域的厚薄變化與外在行為和情緒問題密切相關。
音樂心靈藥 降低孩子不安與焦慮
因此,主導研究計畫、佛蒙特州大學醫學院教授James Hudziak醫學博士認為,不論是演奏音樂或學習樂器,確實能影響大腦中的皮質厚度,間接幫助孩子的記憶力、注意力、自我控制力,對於孩子的組織、邏輯能力和規劃能力等有相當大的幫助。Hudziak教授更認為,對有心理、情緒問題的孩子來說,音樂可緩解孩子的焦慮與不安感,並指出,一把小提琴比一瓶藥丸好,音樂的幫助比服用藥物更大。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1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2021.05.30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5月30日為止,已經有110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記不住,想不起來,是什麼樣的感覺?當身邊至親無法做自己,無法記得我們,該如何面對?甫讓安東尼霍普金斯二度勇奪奧斯卡影帝的電影《父親》,也讓失智症議題再度引起熱議。由臺北醫學大學、國家衛生研究院及三軍總醫院組成的研究團隊率全球之先發現,免疫趨化因子 (CCL5)可調節海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防疫三級警戒,讓孩子們也宅在家,不過這時正是家長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從事健康生活模式的機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許多家長都會利用3C產品安撫幼兒,但根據國民健康署針對幼兒使用螢幕產品規範,包括2歲以下孩子不接觸3C產品為原則、2至3歲幼童使用時間建議控制在15分鐘內、3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嚴峻,各級學校停課,許多人改為居家辦公,根據國外經驗發現,因封閉政策實施,家庭暴力的通報量也隨之增加。疫情影響心情 適當紓解壓力很重要民眾憂心疫情影響,壓力指數驟升,建議適時覺察自己的情緒,並維持日常作息正常,可多利用視訊、電話保持適當社交:...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