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研究:乳癌患者 可能存在心房顫動風險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乳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也是全球第2大常見癌症,2018年新發病例超過200萬。在《全球醫藥新知》篇中「患乳癌的女性患心房顫動的風險較高嗎?」的報導,根據知名國際學術期刊《HeartRhythm》發表的1項新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乳癌患者罹患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風險可能增加,且風險取決於年齡和診斷後的時間。

  為此,研究人員使用丹麥全國疾病登記資料,分析比較乳癌患者與一般人群在心房顫動的長期發病率是否明顯差別。丹麥Hellerup心臟病科Herlev和Gentofte醫院的首席研究員Maria D'Souza解釋,現代治療方案確保約8成的乳癌患者可長期存活,然而,由於癌症和相關治療導致的長期併發症,健康生活可能會受到威脅。值得注意的是,於這些人中觀察到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衰竭和缺血性心臟病的頻率增加,並假設患乳癌的女性也更容易發生心房顫動,因為乳癌會誘發發炎反應。

  研究人員使用丹麥的全國登記資料,分析了乳癌患者心房顫動的長期發病率與一般人群的比較。他們確定了1998年至2015年間被診斷患有乳癌的患者,然後根據年齡和性別對74,155名女性乳癌患者進行了配對,共有222,465名患者(比例為1:3)。通過累積發病率曲線和多變量Cox回歸模型估計AF的長期發病率。

  研究人員發現,乳癌女性患者罹患AF的風險增加,且風險取決於年齡和診斷後的時間。舉例來說,60歲以下的患者在診斷後的前6個月風險增加1倍以上,在診斷後的6個月至3年內風險則增加80%。60歲以上的患者在前6個月與一般人的風險差不多,但在確診後的6個月至3年內風險增加14%。

  知名乳癌權威D'Souza博士指出,這是全球第1個研究發現,近期罹患乳癌的女性患AF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建議臨床醫師應該多多關注心房顫動風險,以便儘早診斷和治療,早期治療才能有效預防中風。

  隨後,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市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心血管醫學科埃文斯醫學系的Ankur Karnik博士及其同事表示這項研究提供了來自全國大型歐洲血統女性族群研究的寶貴見解。但是,也提醒於解釋結果時需要考慮幾個因素。對於乳癌治療的心臟毒性至完全顯現,隨訪時間僅3年可能太短。該研究中使用的多變量Cox回歸模型沒有考慮到死亡的競爭風險,在此2組中3年死亡風險均高於AF的風險。

  而該研究也提出了一些實質性的研究問題,包括:可以通過共同的風險因素來解釋乳癌患者心房顫動的風險嗎?它是種多重打擊現象,其中促進發炎狀態和乳癌治療加重了傷害?是否有某些化療方案或累積放射劑量會引起AF風險?乳癌女性患者是否有足夠的AF風險,可能值得進行更密集的監測?

  Karnik博士指出,雖然目前我們不認為廣泛監測女性乳癌患者的心房顫動是合理的,但D'Souza等人的研究工作也是如此。這是對新興的心臟腫瘤領域的貢獻,並支持進一步研究癌症與心房顫動間的潛在雙向關係。

  對此,國內乳癌權威醫師、高醫院長侯明峰指出,現階段乳癌患者與心房顫動之間的關連性研究,成果有限,因此,很難讓每個患者都接受相關影像檢查,才確診是否罹患心房顫動風險。一般來說,如果乳癌患者出現胸悶、胸痛等症狀,才會進一步會診胸腔外科,做進一步檢查。

相關推薦

▲(照/新竹馬偕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竹一位14歲國中少女,過去一個多月來持續出現咳嗽、流鼻水和非常嚴重的皮膚搔癢,體重也一個月減輕3公斤,晚上睡覺常盜汗,本來以為只是過敏症狀罷了,直到發燒和咳嗽症狀加劇就醫,醫師詳細檢查發現竟是惡性淋巴癌的何杰金氏淋巴瘤第二期,胸部縱膈腔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鼻竇炎反覆發作好不了,竟是「愛美」惹的禍!一名28歲女子,左側鼻子出現鼻塞、嗅覺異常,還伴隨劇烈頭痛的症狀,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了單側鼻竇炎,鼻腔內積了很多膿性鼻涕,雖然手術順利清除發炎病灶,鼻腔不適與感冒症狀仍反覆發生,醫師最後才...

閱讀詳情 »

▲(照/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端午節不管吃的是南部粽、北部粽,熱量千萬要斤斤計較!營養師提醒,市售粽子多以糯米製成,且使用高油脂五花肉食材,不僅纖維質含量少,熱量更高達500到600卡,以體重50公斤者為例,一顆粽子下肚需要健走2小時(約30圈400公尺操場)才能消...

閱讀詳情 »

抗生素是臨床上很常見的用藥之一,尤其用以對抗細菌感染,遵照醫囑正確使用便能藥到病除。然而,若是濫用抗生素、任意停藥等錯誤用藥行為不但可能會延誤治療、使病症惡化,甚至會造成細菌出現抗藥性,恐嚴重影響日後疾病治療的困難度。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提醒,正確使用抗生素是維護個人用藥安全的關鍵步驟,也呼籲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