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每週工作55小時 中風機率暴增33%

經常加班工作、拚事業嗎?英國研究發現,每週工作超過五十五小時,中風危險性暴增33%。

研究:每週工作55小時 中風機率暴增33%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團隊,在研讀研讀十七份中風醫學與二十五份冠狀動脈疾病報告,以及分析超過六十萬名男女病歷之後,發現中風跟冠狀動脈疾病的發生率,與工作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連性。

每週工作55小時以上的人,跟每週只工作35~40小時的人相比,中風機率會提高33%,冠狀動脈疾病風險也會增加13%。除此之外,工時41~48小時的人,中風機率則會增加10%;工時49~54小時的人,機率則會增加27%。

台灣新光醫院中風中心主任連立明認為,長時間工作疲勞或短時間壓力負荷過大,都會造成血壓、血糖、腎上腺素分泌上升,以及心跳加速跟血管收縮,這些都可能造成血管硬化加速,提高冠心症與中風發生率。

另外,根據勞動部的統計,台灣民眾平均一年的工時長達兩千一百二十四小時,每天總工時高居世界第三。所以「過勞」,絕對是台灣民眾不容小覷的健康議題。

想要避免身體過勞,建議從飲食跟生活習慣調整起,飲食方面平常除了要多吃蔬果注意水分的補充之外,還要避免高油、高鹽、高膽固醇的飲食,例如以全榖根莖類取代精緻澱粉(白飯、白麵粉製品等),以白肉跟植物性蛋白取代紅肉,烹調時選擇橄欖油、芥花油、葵花籽油等健康油脂。

至於生活方面,菸酒方面能少碰就少碰,如果培養其他的休閒嗜好以及運動習慣,對於身體健康絕對是有正面的效益,多出去戶外走動可以幫助壓力的釋放,以及調節心情。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的預防心血管病變、癌症、疲勞症候群等疾病纏身的話,營養師也建議平常可以適量的補充可以保持血液暢通、促進新陳代謝的保健食品,例如牛樟芝跟蛹蟲草等,都是可以幫助調節生理機能,促進新陳代謝,營養補給、健康維持的保健食品。


版權所有:好健康生活網HowHealtH
http://www.howhealth.org.tw/article-2885-1.html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你能想像早上一起床,就有智慧助理在一旁與你報告天氣、身體狀況,甚至幫你準備早餐嗎,在《2030世界未來報告書》一書中提到,日常生活中能指導我們或提出建議的自主學習人工智慧機器人,將會成為未來高人氣的人工智慧,且這些情節都將在10年內發生,尤其這些進化的智慧型代理人,不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創新科技的應用,為了打造新世代的教學方式,臺中榮民總醫院在惠康社會福利基金會的積極贊助下與健康醫療團隊合作,建置以VR虛擬實境為主要技術應用的「VR臨床技術模擬中心」,不僅能透過虛擬的手術室,反覆重複練習不同的術式,也能幫助醫學生學習,並且提升醫師手術能力。打破過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八十六歲的吳阿嬤,熱愛運動,每天以游泳來保養身體,七年前發現腋下腫大,原先不以為意,但腫瘤開始逐漸變大,就醫檢查發現是罹患罕見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經過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一年半後,又再度復發,經過花蓮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佐輔評估,使用健保給付的新型標...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因應COVID-19疫情「勤洗手、戴口罩」成為全民運動,許多防疫前線醫護人員的雙手因反覆清潔,造成手部皮膚紅腫、疼痛、乾裂、脫皮,甚至皮膚發炎。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指出,除非是醫護人員,一般大眾應儘量採用「濕洗手」,清潔效果上更優於乾洗手。常用乾式清潔劑 恐使皮膚發炎臺中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