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研究:過敏性休克八成是藥物導致

研究:過敏性休克八成是藥物導致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

食物或藥物常會引發過敏,但嚴重的過敏恐導致「過敏性休克」,瀕臨死亡邊緣。根據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麻醉部最新的研究顯示,台灣每年約有300名過敏性休克案例,其中高達8成是藥物過敏性休克;而10歲以下以及70歲以上兩個極端的年齡層,則是發生食物過敏性休克機率較高的族群,此研究已發表在2017年11月的國際知名期刊「休克(SHOCK)」。

過敏性休克恐致命

「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過敏反應,發病速度極快,常會引起一連串的異常生理反應,常見的症狀包括皮膚起疹、嘔吐、頭暈、舌頭或咽喉發生腫脹、呼吸困難及血壓急速下降等。這些症狀常在接觸過敏原後數分鐘至半小時內發生,且過敏情形可延續到數小時之久,若沒有經過適當且立即的醫療照顧,會有致命的危險。

過敏性休克無所不在

長庚醫院麻醉部醫師柳復兆表示,曾經有位年輕的病人因為臉部骨折接受手術,過去並無過敏病史,在接受一般全身麻醉方式,約5分鐘後病人的心跳突然上升到每分鐘140下,血壓開始往下掉至52/36mmHg。儘管緊急給了強心劑和輸液治療,病人的血壓卻掉到無法測量,心跳也變得很慢,這種狀況通常代表著病人已經休克,所以馬上進行急救及心肺復甦術,最後病人靠著急救保住一命。

認識過敏原 避免過敏性休克發生

過敏發生的原因很多且複雜,與基因遺傳、周遭環境及過敏原暴露次數和濃度等均有關係,且每個人對不同過敏原及過敏反應嚴重度也有很大差異。柳復兆醫師指出,一般民眾如果有藥物或食物過敏的經驗,可以到有藥物過敏檢查合格的醫院檢測,特別是有藥物過敏史、需要接受手術、麻醉、特殊藥物治療的病人,可以將可能過敏的藥物拿到醫院檢驗,確認過敏原,遠離過敏性休克的風險。

立刻通報並主動告知 減少死亡風險

此外,過敏性休克也可能發生在家中或戶外,當疑似有過敏性休克情形時,請立刻通報119請求協助並告知可能過敏原因,是否有不小心服用到過敏藥物、食物或被昆蟲叮咬之情形,以便急救人員到現場時可立即給予適當處置,減少死亡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3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疾管局公布今年第2例境外移入麻疹確定病例,為一名11個月大男嬰隨父母赴大陸探親,回台後出現感冒發燒症狀及結膜炎,確疹為麻疹,經隔離治療已康復出院,衛生單位已持續追蹤這段期間內139位接觸者,以防擴大傳染。疾管局呼籲,年滿1歲的嬰幼兒應儘速接種MMR疫苗,尚未接種則盡量避免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人生活及飲食習慣日漸西化,偏好高油、低纖維飲食,造成國內罹患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逐年增加。亞東醫院腫瘤科暨血液科謝佩穎醫師表示,許多民眾出現初期症狀時,經常渾然不知而忽視,或是不願造成家人負擔及耗費時間在醫院接受治療,而選擇隱忍,待劇烈疼痛才趕緊就診,卻往往因此錯失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宜蘭縣衛生局統計,今年春節急診就醫總人數達8183人次,平均每日就診計909人次,比去年春節期間平均就醫1147人次略減;春節9天連續假期,診所多數停診,緊急醫療救護率低,感冒又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腸胃疾病次之。衛生局長劉建廷表示,為因應春節9天連續假期民眾緊急醫療需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70多歲的陳老太太,患有糖尿病多年,下半身總是感到疼痛,卻始終隱忍,一日與子女談天時,臉色突然沉重,出現痛苦表情,孩子這才發現事態嚴重,追問下,才曉得母親已承受這樣痛苦一年多,子女原本希望藉脊椎手術改善,但術後仍無法減輕疼痛,半年前經由醫師建議,透過脊髓電刺激療法治療,才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