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兒童牙齒矯正錯誤觀念 牙醫師為爸媽盤點常見迷思

破除兒童牙齒矯正錯誤觀念 牙醫師為爸媽盤點常見迷思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矯正一定要拔牙嗎?」這是許多家長內心的疑問,聽到小孩矯正牙齒,需要拔牙就退卻,總覺得拔掉的健康牙齒很可惜。牙醫師宋慧玲表示,矯正技術日新月異,過往有些牙齒矯正的觀念已不符合時代潮流,例如:「矯正一定要拔牙,牙齒才有空間移動。」、「小孩等到恆齒長齊,再進行牙齒矯正比較好。」其實,只要把握矯正黃金期,兒童矯正可以不必拔牙,也能免除不必要的痛苦。


宋慧玲醫師指出,7到11歲是兒童矯正牙齒的黃金期,此時可利用「日式不拔牙矯正」調整齒列,先以擴張器撐開顏面口腔骨骼,讓牙齒有足夠的空間生長,接著再置入牙齒矯正器,循序漸進地讓牙齒排列整齊。必要時會配合記憶彈線,其拉力穩定且不會疼痛,讓牙齒骨骼朝正確的方向生長,不僅能縮短矯正時間,也可減少兒童因長時間戴矯正器,而增加蛀牙的機率。


宋慧玲醫師進一步說明,讓孩子在7至11歲這段黃金期矯正牙齒,不但能改善暴牙或戽斗等咬合不正的情形,還能順勢讓臉部線條變得更加柔和。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牙齒矯正前,有些觀念需釐清,像是老一輩認為乳牙蛀掉沒關係,會有恆牙再長出來;或是等到恆齒全部長齊再來矯正,這些都是阻礙兒童矯正牙齒的觀念。


宋慧玲醫師解釋,若乳牙因蛀牙而提早拔掉,會留下一個空洞,導致兩側牙齒往空洞移動生長,影響日後牙齒矯正空間。因此,兒童仍應做好口腔清潔,若不慎因蛀牙須拔掉乳牙,可利用空間維持器方便日後矯正。此外,等恆齒全部長齊才矯正,牙齒就沒有移動的空間,因此應提早在混合齒列期矯正,就可不必忍受拔牙之苦。


「日式不拔牙矯正擴張器」屬活動式裝置,可隨時取下,只需每個月按時調整1次,便可維持彈力,透過穩定、持續性的力量,幫助牙齒排列整齊,並促進顎骨與齒槽骨正常發育。宋慧玲醫師強調,牙齒矯正後,不僅臉蛋變得漂亮,還能解決咬合不正、經常鼻塞、用口呼吸等問題。


宋慧玲醫師提醒,現代兒童營養充足、牙齒發育也較早,大約在6歲就會長出第1顆大臼齒。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到牙科診所檢查,若有咬合不正情況,也能及早發現,及早諮詢齒顎矯正專科醫師,進行預防性矯正,並可縮短矯正時間。否則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矯正治療時間會跟著拉長,困難度也相對提高。


更多NOW健康報導
▸求子4年終有果!試管療程成功與否 醫曝:必備3大關鍵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民眾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認知,經由媒體衛教及網路資訊傳播已漸漸提高,但要確診卻沒有那麼容易。拜醫療科技進步之賜,類風溼性關節炎已可經由骨骼肌肉超音波診斷,和傳統X光影像不同之處,在於骨骼肌肉超音波能提供關節滑膜、肌腱、韌帶、肌肉和骨頭表面的影像,同時可以就受試者...

閱讀詳情 »

一名60歲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的男子,在30多歲時就被確診,數十年來每天認真服藥;飲食清淡且注重養生,更長年維持良好運動習慣,但天不從人願,儘管再努力,壞膽固醇仍長期高達180mg/dL,心血管也反覆阻塞到醫師都束手無策,多次裝支架讓他越來越擔心,有一天自己會因心血管事件發生而留下遺憾…。 亞東紀念醫...

閱讀詳情 »

別坐太久!久坐會腰痠背痛、會變胖,還可能引爆猝死危機!台1名50歲張姓工程師因工作關係,經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4、5個小時,但近2周開始,無論是走路或跑步都覺得特別容易喘,就醫才發現是肺動脈栓塞,若不立即處理,恐怕有猝死的危險。 久坐會腰痠背痛、會變胖,還可能造成肺動脈栓塞!圖非新聞中患者。 該名患者...

閱讀詳情 »

長時間慢性全身性痠痛,小心可能是纖維肌痛症!醫師指出,纖維肌痛症俗稱「公主病」,特徵是長期的廣泛型肌肉痠痛,伴隨疲勞與睡眠障礙,發病機轉可能與中樞神經疼痛訊號調控失常有關,可藉由藥物及調整生活作息,控制症狀。 公主病好發年輕女性,是一種慢性、廣泛性,也是持續性的肌肉疼痛。 新北市1位50多歲蕭姓男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