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破除兒童牙齒矯正錯誤觀念 牙醫師為爸媽盤點常見迷思

破除兒童牙齒矯正錯誤觀念 牙醫師為爸媽盤點常見迷思

【NOW健康 李蔚萱/台北報導】「矯正一定要拔牙嗎?」這是許多家長內心的疑問,聽到小孩矯正牙齒,需要拔牙就退卻,總覺得拔掉的健康牙齒很可惜。牙醫師宋慧玲表示,矯正技術日新月異,過往有些牙齒矯正的觀念已不符合時代潮流,例如:「矯正一定要拔牙,牙齒才有空間移動。」、「小孩等到恆齒長齊,再進行牙齒矯正比較好。」其實,只要把握矯正黃金期,兒童矯正可以不必拔牙,也能免除不必要的痛苦。


宋慧玲醫師指出,7到11歲是兒童矯正牙齒的黃金期,此時可利用「日式不拔牙矯正」調整齒列,先以擴張器撐開顏面口腔骨骼,讓牙齒有足夠的空間生長,接著再置入牙齒矯正器,循序漸進地讓牙齒排列整齊。必要時會配合記憶彈線,其拉力穩定且不會疼痛,讓牙齒骨骼朝正確的方向生長,不僅能縮短矯正時間,也可減少兒童因長時間戴矯正器,而增加蛀牙的機率。


宋慧玲醫師進一步說明,讓孩子在7至11歲這段黃金期矯正牙齒,不但能改善暴牙或戽斗等咬合不正的情形,還能順勢讓臉部線條變得更加柔和。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牙齒矯正前,有些觀念需釐清,像是老一輩認為乳牙蛀掉沒關係,會有恆牙再長出來;或是等到恆齒全部長齊再來矯正,這些都是阻礙兒童矯正牙齒的觀念。


宋慧玲醫師解釋,若乳牙因蛀牙而提早拔掉,會留下一個空洞,導致兩側牙齒往空洞移動生長,影響日後牙齒矯正空間。因此,兒童仍應做好口腔清潔,若不慎因蛀牙須拔掉乳牙,可利用空間維持器方便日後矯正。此外,等恆齒全部長齊才矯正,牙齒就沒有移動的空間,因此應提早在混合齒列期矯正,就可不必忍受拔牙之苦。


「日式不拔牙矯正擴張器」屬活動式裝置,可隨時取下,只需每個月按時調整1次,便可維持彈力,透過穩定、持續性的力量,幫助牙齒排列整齊,並促進顎骨與齒槽骨正常發育。宋慧玲醫師強調,牙齒矯正後,不僅臉蛋變得漂亮,還能解決咬合不正、經常鼻塞、用口呼吸等問題。


宋慧玲醫師提醒,現代兒童營養充足、牙齒發育也較早,大約在6歲就會長出第1顆大臼齒。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到牙科診所檢查,若有咬合不正情況,也能及早發現,及早諮詢齒顎矯正專科醫師,進行預防性矯正,並可縮短矯正時間。否則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矯正治療時間會跟著拉長,困難度也相對提高。


更多NOW健康報導
▸求子4年終有果!試管療程成功與否 醫曝:必備3大關鍵
▸中度肥胖應積極減重嗎? 醫曝:合併這些問題就有必要

相關推薦

女人臉上的幾大殺手分別是「青春痘」,「色斑」,「皺紋」還有一個很少人知道的,他就是脂肪粒。 脂肪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約針頭般大小,看起來像是一小顆白芝麻,一般發生在臉上,特別是女性的眼睛周圍,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找出長脂肪粒的「元兇」和去除方法吧! 找出造成臉上長脂肪粒的「元兇」 肌膚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不論美醜高帥、貧窮富有,世界上少數公平的事就是─人人都會放屁!但你知道嗎,我們所吃下的添加物、或是高糖飲食,都會讓「屁」如影隨形。 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腸胃科教授Lisa Ganjhu指出,「屁」的產生,有時是因為腸胃中的食物發酵或細菌作用,導致氣體凝聚在體內,例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不到20歲的高職學生,經常透過網路認識新朋友,又因信任網友,故常在未戴保險套情況下發生性行為,直到2年前,出現發燒、關節疼痛等情形,以為感冒怎麼都無法痊癒,才由家人陪同至醫院檢查,經醫院證實罹患愛滋病。疾病管制處陳少卿處長指出,近十年來發現,6-9月的暑假期間,被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燒燙傷口癒合易出現攣縮變形,導致患者無法正常活動,而正確姿勢擺位可避免。醫師指出,頸部、腋下、手肘、手指、手腕、髖部及足踝,是最容易攣縮的部位,擺位原則以對抗疤痕攣縮的方向,尤其頸部燒傷患者,頭部不可使用枕頭,以免日後無法抬頭。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組組長林睿騏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